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改进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用血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基于FMEA改进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用血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方式。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休克纠正时间及再出血量,并比较患者的平均用血时间与用血时间小于30min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休克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再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用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用血时间小于30min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FMEA改进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用血流程,能缩短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用血时间,提高用血时间小于30min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三不放过原则"在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降低急诊急救护理中不良事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院在急诊科护理组实施"三不放过原则"管理急救护理的不良事件为分界线,分为2015年7~12月的实施前组和2016年1~7月的实施后。实施前按照传统的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处理,实施后采用"三不放过原则"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患纠纷率、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急救护理人员对急救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考核结果、急救护理人员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度、医院行政部门对急救护理室服务质量的考核情况。结果:实施前急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69件,实施后降为31件(P0.05);实施前护患纠纷、急救护理知识掌握考核合格率、急救护理人员对急救工作的满意率与实施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护患纠纷低于实施前,急救护理人员专业考核结果合格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三不放过原则"管理急诊急救护理的不良事件,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急救护理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急救护理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固定急救技术对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儿科就诊流量变化及规律,监测急诊儿科忙碌时段,为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方法:利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的固定急救技术对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的数据,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急诊儿科患者就诊情况,按单位时间统计就诊的例数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具体就诊时间,描述及分析其日、月、季度流量变化特征。结果:急诊儿科24h流量变化规律特征明显,患者流量有两个高峰,即12:00-14:00时间段和18:00-22:00时间段。急诊儿科月流量及季流量变化也有明显规律特征,急诊儿科就诊流量低谷月份为8月、9月和10月,就诊流量最高峰为1月、12月,其次是5月、6月。结论:固定急救技术对急诊儿科就诊流量变化存在规律性,应根据规律变化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优化固定急救技术对急诊儿科就诊流程,建立有序的急诊就诊秩序,提升急诊儿科患者对固定急救技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