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山玉兰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谢章巧  丁林芬  王德升  晏通  程彬  宋流东  吴兴德 《中草药》2018,49(21):5040-5045
目的对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CI、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山玉兰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E)-3,7,11-trimethyl-2,10-dodecadien-l,6,7-triol(1)、(2E,6E)-3,7,11-trimethyl-2,6-dodecadien-l,10,11-triol(2)、黑麦草内酯(3)、松脂醇(4)、丁香脂素(5)、梣皮树脂醇(6)、桉脂素(7)、连翘脂素(8)、松柏醛(9)、3,4,5-三甲氧基肉桂醇(10)、3-吲哚甲醛(11)、3-吲哚乙醇(12)、3,4-二甲氧基苯甲酸(13)、3,4-二甲氧基苯酚(1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首次报道化合物1的1H-和13C-NMR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MCI gel、RP-C18、Sephadex LH-20、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神经保护活性评价。结果 从披针叶茴香果实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包括4个异戊烯基取代C6-C3类、3个苯丙素类、1个苯乙醇苷类、5个seco-prezizanne倍半萜类、2个脱落酸衍生物,分别鉴定为披针叶茴香酮A(1)、illioliganone C(2)、2-allyl-2-(3-methylbut-2-enyl)-4,5-methylenedioxy-cyclohexa-3,5-dien-1-one(3)、4-allyl-2,6-dimethoxy-3-(3-methyl-2-butenyl)phenol(4)、3,4′-二羟基苯丙酮(5)、2,6-二甲氧基-4-烯丙基苯酚(6)、3,4′-二羟基苯丙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7)、苯乙醇-O-β-D-吡...  相似文献   
3.
谢章巧  丁林芬  聂伟  雷铁  吴双凤  宋流东  吴兴德 《中草药》2020,51(22):5675-5680
目的 研究玉兰Magnolia denudata叶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生成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从玉兰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四氢呋喃型木脂素和3个苯并呋喃型木脂素,分别鉴定为(7S,7''R,8S,8''S)-3,4,5-三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7,7''-环氧木脂烷(1)、蔚瑞昆森(2)、liliflol A(3)、liliflol B(4)和5-methoxyliliflol B(5)。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玉兰木脂素A,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同时首次报道化合物3513C-NMR数据。化合物5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50 μmol/L浓度下其抑制率为48.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前评估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2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62岁,共21髋,包括假体松动13髋,假体脱位2髋,假体周围骨折2髋,旷置术后4髋,均于翻修术前行多排螺旋CT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阅读CT图像,分析假体失败的CT征象及为翻修术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结果假体松动13髋,包括髋臼侧假体松动10髋,CT上均可见假体向上向内移位,4髋假体旁见明显透亮线,2髋髋臼内充填大量软组织,2髋髋臼周围有明显的骨质缺损;股骨侧人工假体松动6髋,5髋可见假体移位,2髋可见假体旁明显透亮线,1髋未见明显放射学异常。合并髋臼侧假体内衬磨损1髋,其髋臼侧及股骨侧假体正常间隙消失。假体脱位2髋,表现为股骨头明显向髋关节外上后方移位,髋臼骨质缺损。假体周围骨折2髋,表现为股骨侧假体(股骨柄)末端或中段旁骨质断裂,2髋均合并假体松动。旷置术后4髋,CT上可见存留的假体及间置器、髋臼内填充软组织等,3髋可见髋臼较明显的骨质缺损。结论多排螺旋CT可检测人工髋关节失败的原因,协助翻修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大黄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藤( Pierre)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葡聚糖凝胶及反相中压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NMR,MS等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黄藤内酯(1),马克甾酮 A(2),环阿屯醇(3), feruloylphenethylamine (4),反式阿魏酰酪胺(5),β-谷甾醇(6),1-棕榈酸单甘油酯(7),1-sinapoyl-β-D-glucopyranoside (8)。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敌鼠钠盐用量少、成本低,效果好,对人、畜较安全。为正确使用敌鼠钠盐毒饵,1986年对其浓度配制、饵料用量及投放次数,进行了试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敌鼠钠盐为大连化工厂生产:以大米、小麦、玉米为饵料,分别配制成0.025%,0.05%、0.067%、0.1%浓度。选择长庄乡沈小庄村、江安乡北小庄村、邓元乡葛庄村为  相似文献   
7.
丁林芬  程彬  晏通  郭亚东  宋流东  王海垠  吴兴德 《中草药》2017,48(13):2608-2613
目的对云南含笑Michelia yunnanensis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云南含笑果实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甲氧基-11β,13-二氢木香烃内酯(1)、毛叶含笑内酯(2)、北美鹅掌楸内酯(3)、鹅掌楸内酯(4)、木香烃内酯(5)、小白菊内酯(6)、11β,13-二氢小白菊内酯(7)、4α,5β-环氧-13-甲氧基-11βH-吉玛烷-1(10)-烯-12,6α-内酯(8)、长莎草醇C(9)、香橙烷-4β,10α-二醇(10)、9-氧代橙花椒醇(11)、11,13-去氢台湾含笑内酯(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并且首次全面报道化合物1和2的1H-NMR、13C-NMR数据。除化合物6,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福建柏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经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福建柏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桧脂素(1)、gadain(2)、双氢芝麻脂素(3)、扁柏脂内酯(4)、7-氧代扁柏脂内酯(5)、puviatilol(6)、伞形花内酯(7)、植醇(8)、儿茶素(9)、穗花杉双黄酮(10)、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1)、水杨醇(12)、香草醛(13)、松柏醛(14)。结论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翠柏(Calocedrus macrolepis)中的倍半萜成分.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葡聚糖凝胶及反相中压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并根据化合物的物理特性及波谱信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到4个倍半萜和1个酚类化合物,分别是caryolane-1,9β-diol(1),eudesma-4(15)-ene-lβ,6α-diol(2),5-epi-eudesma-4(15)-ene-1β,6 β-diol(3),eudesma-11(13)-ene-4β,9β-diol(4),coniferaldehyde (5).结论 4个倍半萜和1个酚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翠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丁林芬  郭亚东  吴兴德  马银海 《中成药》2010,32(12):2184-2185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珠菜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 mm×150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含0.4%的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17:83~40:6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40℃.结果:槲皮素和山柰酚分别在0.0057~0.114 μg(r=0.9999),0.0059~0.118 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7.3%(RSD=1.12%),97.2%(RSD=1.94%).结论:本方法快速,简单,分离度好,适合珍珠菜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