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聚糖肽对恶性非实体瘤支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和CBM,纳入甘露聚糖肽治疗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日期至2011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纳入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RCTs,共包括57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00例,对照组270例。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可显著提高化疗的总有效率[OR=3.9,95%CI:(2.45,6.20),Z=5.75,P<0.01;]显著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分别为[SMD=1.05,95%CI:(0.78,1.32);Z=7.55,P<0.01],[SMD=1.38,95%CI:(0.64,2.13),Z=3.63,P<0.01],[SMD=0.79,95%CI:(0.43,1.14),Z=4.35,P<0.01];改善肿瘤患者体力状况[SMD=2.34,95%CI:(1.96,2.72),Z=12.09,P<0.01;]同时能显著降低各种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SMD=0.84,95...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VIP、CBM,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收集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个研究,分为3个亚组,结果显示:(1)近期疗效:亚组A、B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RR=1.38,95%C(I1.27,1.50),P<0.01],[RR=1.34,95%CI(1.17,1.54),P<0.01],亚组C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KP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RR=1.82,95%CI(1.51,2.20),P<0.01];(3)生存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不良反应:使用甘露聚糖肽可能减少由铂类抗肿瘤药引起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胸痛反应,但其可引起轻微发热。结论:联用甘露聚糖肽可提高铂类抗肿瘤药化疗的近期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但其可引起轻微发热。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质量较低和可能存在发表偏倚,上述结论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E)-3-(4-(2-(二甲氨基)乙氧基)-3-甲氧苯基)丙烯酸(DEAA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以奥扎格雷为阳性对照组,观察DEAAA各剂量组(30、18、10.8mg/kg)对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脑含水量、脑梗死面积、脑组织生化指标和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DEAAA(30、18mg/kg)可显著降低脑水肿程度,减少脑梗死面积(P〈0.05和P〈0.01vs缺血模型组),并增加MCAO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升高乳酸脱氢酶活力并且降低丙二醛水平(P〈0.05和P〈0.01vs缺血模型组),明显改善大鼠神经行为(P〈0.05和P〈0.01vs缺血模型组),改善脑组织神经细胞缺血后的病理改变。结论:DEAAA对脑缺血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强脑组织抵抗缺氧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泊洛沙姆诱导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方法 ICR小鼠单次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泊洛沙姆407(P-407)(用量依次为0.25 g/kg、0.50 g/kg、1.0 g/kg、2.0 g/kg),然后在指定的时间点(次)从眼窝丛收集血液样本,测定血清中TG、TC、AST、ALT、HDL、LDL及血糖水平并观察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后的血脂水平。结果 P-407可诱发ICR小鼠血脂水平出现异常,其中0.25、0.50和1.0 g/kg剂量组小鼠ALT、AST以及血糖水平并无显著改变,但2.0 g/kg剂量组小鼠ALT水平显著升高;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0.25和0.50 g/kg剂量P-407诱发的血脂异常。结论 0.25和0.50 g/kg剂量的P-407可用于复制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此模型可用于药物的筛选,其对血糖水平和肝功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聚糖肽对恶性肿瘤支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CBM,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收集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1个RCT,共纳1 496例患者,甘露聚糖肽组760例,对照组736例,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可显著提高化疗的总有效率[OR=2.32,95%Cl(1.79,3.01),P<0.01],亦显著提高T免疫功能及肿瘤患者体力状况[OR=2.56,95%Cl(1.35,4.87),P<0.01],同时能显著降低各种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RR=0.50,95%Cl(0.39,0.62),P<0.01]等,然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轻微发热。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可提高实体肿瘤化疗的近期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质量尚待提高,上述结论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6.
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系统评价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和CBM,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收集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0软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聚糖肽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VIP、CBM,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收集甘露聚糖肽治疗鼻咽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RCT,结果显示,完全缓解率方面,鼻咽灶完全缓解率[OR=3.00,95%CI(1.82~4.97),P〈0.01]及颈淋巴结病灶完全缓解率[OR=2.77,95%CI(1.64~4.70),P〈0.01]均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方面,甘露聚糖肽能显著改善CD3+[OR=13.60,95%CI(4.43~22.76),P〈0.01]、CD4+[OR=-11.71,95%CI(-12.65~-10.78),P〈0.01]、CD8+[OR=-11.71,95%CI(-12.65~-10.78),P〈0.01],CD4+/CD8+[OR=0.52,95%CI(0.29~0.75),P〈0.01]、NK细胞[OR=8.52,95%CI(2.59~14.45),P〈0.01]水平;不良反应方面,注射甘露聚糖肽可能会引起低、中度发热。结论:甘露聚糖肽可提高鼻咽癌放疗的近期疗效,同时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但应用过程中可引起轻微发热。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质量问题和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因此,上述结论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湿迪胶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雄性,随机分为正常组(0.5% CMC-Na溶液)、模型组(0.5% CMC-Na溶液)、地塞米松组(0.45 mg·kg-1)、白芍总苷组(150 mg·kg-1)以及湿迪胶囊(以生药计)高(5 400 mg·kg-1)、中(2 700 mg·kg-1)、低(1 350 mg·kg-1)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氟氏完全佐剂建立AA模型,并分别给予灌胃治疗,观察各组的足跖肿胀度,测定炎性肿胀足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及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脾及胸腺指数,并观察踝关节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湿迪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可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大鼠右后足跖的原发性肿胀和左后足跖的继发性肿胀;与模型组比较,湿迪胶囊高、中、低剂量组SOD总活力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GE2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湿迪3个剂量组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有所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湿迪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减轻AA大鼠的病理变化。结论:湿迪胶囊能明显抑制滑膜组织的炎症,减轻细胞的损伤程度,因而对AA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用Labor aggregometer-153型双道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观察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同时通过对Beagle犬各个时间点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观察,研究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beagle犬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聚乙二醇化降纤酶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延长beagle犬TT、PT、APTT时间,等剂量的聚乙二醇化降纤酶药效达峰和维持时间均较阳性药降纤酶的长。结论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具有较强的对抗血小板聚集和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