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M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东莞市横沥医院78例NRDS早产儿临床资料,46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为研究组,32例单用机械通气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主要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转归等。结果研究组使用PS 6h后呼吸窘迫症状明显改善;研究组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机参数吸入氧浓度(FiO2)、最大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呼气终末气道正压(PEEP)在治疗后6、12、24h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VAL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气胸、肺出血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MV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机械通气等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影响.方法 将39例早产儿RDS按PS使用时间不同分为2组,早期组(出生<2h)21例和晚期组(出生2~12h)18例,两组患儿给予综合治疗,并按100 mg/kg一次性给药,取仰卧位l min内注入并气囊加压给氧1 min.若无明显的呼吸道阻塞症状,<6h禁止拍背及气道内吸引;观察两组用药前后12 h胸片分级、血气指标、吸入氧浓度(FiO2)、机械通气使用率及总吸氧时间的变化,比较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转归的差异.结果 早期组患儿用药后12 h胸片较晚期组明显改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FiO2在用药后6、12、24 h低于晚期组(P<0.05),而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均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机械通气使用率、总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晚期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气胸的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而两组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PDA)、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严重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以及生后28 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RDS早期给予PS治疗能显著改善其氧合功能,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率、氧疗及住院时间,可降低BPD及气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预防以及治疗;观察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以及预防,比较两组患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和治愈率。结果在发病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对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防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使治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东莞市横沥医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及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腹泻治愈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辅用热毒宁注射液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及时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入院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P0.05);观察组痊愈时间、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手足口病能有效缓解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60例毛细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分别静脉滴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静脉滴注氨茶碱治疗总有效率为86.3%,不良反应发生率11.25%;静脉滴注多索茶碱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5%和3.7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显著(X2=8.397,6.246,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多索茶碱效果优于氨茶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