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的:探讨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8 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 治疗组给予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8周为1个疗程,随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变化及食管黏膜修复作用,及其对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水平影响,评价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2%;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0.1%,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中药对改善嘈杂易饥、神疲乏力、抑郁或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大便秘结等肝胃郁热症状效果优于对照组。 中药组能更好促进食管黏膜修复作用,达到良好效果。 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可以降低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水平。结论: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中医药防治胃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基础上,综述中医药治疗PLGC的机制,包括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抑制癌基因蛋白表达及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调节细胞因子、降低胃液pH值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使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乳果糖治疗,试验组则判断患者的中医证型,予以采用相应的中药汤剂联合中医特色疗法,疗程为8周;剔除脱落的病例,最终试验组完成70例,对照组69例。采用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生活质量量表、用药安全性情况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1)试验组可显著改善便秘患者的相关症状,在大便性状、排便困难、过度用力排便、排便频率、下坠、排便时间、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口渴喜饮、头晕耳鸣、手足心热、疲乏、失眠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2)试验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身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焦虑和担心、满意度4个维度方面,其疗效优于对照组;(3)试验组亚组4个证型通过中医辨证,分别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济川煎加减、增液汤合润肠丸加减及芪榔合剂4种汤剂联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后,疗效相当。(4)临床使用安全,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辅助治疗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8例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运用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通络汤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及T细胞亚群水平(CD4+T、CD8+T)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17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G-17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GⅠ、PGⅡ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GⅠ、PGⅡ水平较高(P0.05);对照组患者PGⅡ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T、CD4+T/CD8+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D8+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T、CD4+T/CD8+T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CD8+T水平较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汤辅助治疗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以显著升高患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胃蛋白酶原水平、CD4+T水平,降低CD8+T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6.
余莉芳教授运用清润通降法创制成方纳达合剂,功效清胃通腑、理气降逆、养阴润燥,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颇佳。总结介绍其诊治胆汁反流性胃炎五大治疗特点:中西医结合观,身心整体观,清润通降治则并用,针对久病入络气血同治,注重饮食调理。并附验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藿苏养胃口服液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组予藿苏养胃口服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胃蛋白酶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GⅠ、PGⅠ/PG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GⅠ/PG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GⅠ、PGⅠ/PG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萎缩及肠上皮化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PRO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脾胃系统、社会心理症状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苏养胃口服液治疗胃癌前病变,可有效逆转胃癌前病变趋势,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