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事服务费,吹响公立医院改革号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录文 《药品评价》2010,7(2):4-5,21
2009年4月我国医疗改革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实施,其中明确提出:“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这是药事服务费作为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的重要手段被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2.
史录文  顾俊  王一涛 《中国药事》2003,17(8):481-482
美国FDA以其严格的药品安全性评价机制闻名于世,其优良的监管模式被各国纷纷效仿,甚至被称为世界药品监管“金标准”,FDA的每一次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完善我国医药政策和推动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查询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数据库,对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医药化妆品领域技术性贸易措施(TBT)的通报情况进行统计,就主要通报国家、通报产品类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全球针对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通报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药品通报数量最多(511件),化妆品通报数量较少(155件);且各国差异较大,以阿根廷、巴西、韩国、加拿大、美国、欧盟、日本的通报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韩国等的通报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10年后通报数量趋于稳定,反映出这些国家的医药政策变化趋于稳定。结论:TBT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我国应在积极发展医药产业的同时,合理利用TBT建立更加完善的医药政策。  相似文献   
4.
许明哲  翟琛琛  陈敬  张夏  王晨  管晓东  史录文 《中国药事》2020,34(10):1130-1144
目的:研究我国仿制药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为药品监管政策制定和实施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研究影响仿制药质量的不同主体因素和生产企业内部因素。结果: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分别发放了110和170份问卷,有效回收99和159份。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仿制药质量的因素按重要性依次为企业>监管>激励政策>药品使用>配套措施,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关键技术>实施操作>风险控制>仪器设备>原辅料质量。结论:仿制药质量受到企业内部因素和监管因素、产业环境因素、使用因素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生产企业内部因素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决定因素, 其中又以企业的关键生产技术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政府管制与取消管制对药品价格的影响,为药品定价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提取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数据库中2011年1月-2016年6月64种消化类药品价格水平、用量和费用的月度数据,通过有对照的间断时间序列(interrupted time-series,ITS)模型,分别分析政府管制和取消管制后样本药品的价格水平、用量与费用变化,其中使用固定拉氏价格指数衡量药品价格水平。第一个ITS分析政府管制的影响,利用2011年1月-2015年6月的月度数据,间断点为2012年5月;第二个ITS分析取消管制的影响,利用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月度数据,间断点为2015年6月。结果:政府管制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干预组药品相比于对照组的价格指数无显著变化(β_6=-0.000 452,P=0.994),但长期增长趋势显著下降(β_7=-0.050 7, P0.001)。在取消管制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药品明显下降(β_6=-0.042 7,P=0.005);长期来看,两组药品价格指数变为上升趋势,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药品价格指数趋势变化无显著差异(β_7=0.002 83, P=0. 170)。政府管制与取消管制政策实施前后,消化类药品的用量和费用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政府管制可以有效控制药品价格增长趋势,而取消管制在短期可以使药品价格降低,长期来看药品价格仍持续增长,价格管制或取消管制对药品的用量和费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期间药品费用变化情况,并分析药品价格、药品用量和用药结构对药品费用变化的影响,以期为今后药品费用改革决策提供视角和参考。方法:收集三明市1家医院(实验组)和福建其他地区18家医院(对照组)在2011-2016年期间的药品采购数据,采用"A.M"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自2011年起实验组药品总费用保持平稳,年均增长率为1.4%,对照组涨速较快,年均增长率为6.4%;实验组和对照组价格因素及用量因素变化趋势一致、变化速度相近;在结构因素方面,实验组保持平稳,对照组涨速较快。结论:三明市医改明显降低了药品价格并抑制了"同类别药品高价药替代低价药"的趋势,控制结构因素是抑制药品费用上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抗血小板药物(尤其是氯吡格雷)存在不同程度个体差异,可能导致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目前针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期间的血小板功能检测以评估预后并指导个体化给药的研究较多,但争论较大。本文就现有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及其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整理国内外合理用药评价指标,为构建科学的合理用药评价体系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Proquest等数据库,对有关合理用药评价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目前国内外有关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结果:合理用药评价的宏观标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不合理用药指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微观标准主要为潜在不适当处方(PIP)指标,其中明确标准包括比尔斯标准(Beers)、老年人不适当处方和处方遗漏筛查工具(STOPP/START)、虚弱老年人治疗评估标准(ACOVE)、中国老年人疾病状态下潜在不适当用药初级判断标准等;隐含式标准包括处方优化方法、药物合理指数等。结论: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标准都是很好的处方评价工具,但研究者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关注每个标准中指标设置的理由和建议,根据不同标准的特点,充分考虑评价对象、数据特征、药品目录、地区用药习惯等因素,对评价工具进行选择和调整。  相似文献   
9.
正此次国务院制定出台的《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改不断深化,基于新形势和新要求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相比于2009年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来说,所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指导原则基本保持一致。此次《意见》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在目录遴选方面,更加注重突出药品临床价值,注重与"三医联动"改革做好衔接,以更好的落实后  相似文献   
10.
田鹤  管晓东  刘洋  聂智峰  史录文 《中国药房》2014,(24):2220-2222
目的:为我国选取药品价格国际比较参比国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国外药品价格国际比较的研究和案例,探讨参比国家遴选原则。结果:参比国家遴选主要遵循经济水平相似、地理位置相邻、报销机制相似、数据可获得、数量适宜等原则。结论:建议我国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则选取参比国家,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针对不同药品选取相应的参比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