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设计方案,治疗组与对照组人数之比为1:1,观察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特定针刺手法和选穴,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按常规剂量静脉推注和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与利多卡因疗效相近,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基本病因为:“心脉不畅,心神失养”;本质是“心血瘀阻,心神失调”;病属虚实夹杂证。同时确立了治疗大法为“理气通脉,养心安神”。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临床针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上,探讨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结扎动物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模。[结果]针刺内关、三阴交,神门穴后,使造模动物缺血心肌细胞区域的单项动作电位电压(MAPA)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所增高,上升速率也有所增加,单项动作电位时间(MAPD)各时限向正常的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方面发展,MAP的二位相平台和三位相斜率有所恢复。[结论]由此提示针刺可以改善MAP的去极化与复极化的整个过程,使缺血、缺氧的心肌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这可能是通过针刺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心肌细胞间的联系加强,阻抗减小,快通道的反应性增强,促进了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设计方案,治疗组与对照组人数之比为1∶1,观察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特定针刺手法和选穴,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按常规剂量静脉推注和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与利多卡因疗效相近,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基本病因为:“心脉不畅,心神失养”;本质是“心血瘀阻,心神失调”;病属虚实夹杂证。同时确立了治疗大法为“理气通脉,养心安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临床针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上,探讨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结扎动物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模。【结果】针刺内关、三阴交,神门穴后,使造模动物缺血心肌细胞区域的单项动作电位电压(MAPA)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所增高,上升速率也有所增加,单项动作电位时间(MAPD)各时限向正常的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方面发展,MAP的二位相平台和三位相斜率有所恢复。【结论】由此提示针刺可以改善MAP的去极化与复极化的整个过程,使缺血、缺氧的心肌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这可能是通过针刺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心肌细胞间的联系加强,阻抗减小,快通道的反应性增强,促进了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张永志  卢绍强 《武警医学》2006,17(8):610-610
笔者对12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已治愈又复发病例用益生菌疗法,辅以饮食调整,均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