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测定CSA大兔模型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探讨项七针与颈夹脊穴对CSA大兔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7只正常新西兰白兔局部注射血液制成CSA大兔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分别针刺项七针和颈夹脊穴,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针刺治疗后Vm、PI、RI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项七针组优于颈夹脊组(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项七针优于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2.
3.
刺血疗法是以三棱针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络脉或穴位,放出适量的血液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病症。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可单独发作,也可是某些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针对疼痛的治疗,中医刺血疗法具有疗效佳、见效快、副作用小的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现就近3年刺血疗法镇痛的临床应用概况做综述总结。  相似文献   
4.
就《标幽赋》补泻法论述中所涉及的针法补虚泻实原则,从迎随针向补泻法,提插、呼吸、捻转单式补泻法,凉热复式补泻法,时间补泻法5个方面逐一进行探析,以期为临床针灸医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脐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被广泛运用于包括急症在内的中医临床各科疾病。古代常用的急症脐疗方法包括直接灸脐法、隔物灸脐法、熨脐法、药物敷贴法、脐部按摩法、浴脐法、脐部拔罐法等。脐疗法的作用机理与脐的特殊生理和解剖结构有关。但就现在急症脐疗法的研究而言,相应文献整理总结仍属空白。笔者希望今后对急症脐疗法相应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挖掘,总结适宜病症,提炼适合现代临床的治法,来更好的应用于现代临床急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缪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缪刺对侧上肢对应穴位治疗54例膝骨性关节炎。结果:54例中临床治愈率61.11%,总有效率100%。结论:缪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快速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介绍近10年来有关腹针、腕踝针、头针、耳针等微针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概况,认为微针系统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的独特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微针系统疗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项七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大兔模型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7只正常新西兰白兔局部注射异体血液制成椎动脉型颈椎病大兔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分别针刺项七针和颈夹脊穴,并测定NO、ET、TXB2的含量.结果: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针刺治疗后NO、ET、TXB2的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项七针组优于颈夹脊穴组(P<0.05).结论:针刺可引起血液内ET、NO、TXB2含量的变化,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项七针优于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9.
卢承顶  张永臣 《河南中医》2012,32(2):224-225
三阴交的针灸机理主要表现在调节内分泌,镇痛,调节神经递质,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流变,对子宫肌电以及收缩的影响以及大脑中枢的参与等.近10年来三阴交针灸机理实验研究虽有较大进展,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深实验和机理研究,提高实验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