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探索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中miR-155、AQP2、AQP3和血清中LDL、TG与中医证型的内在相关性,进一步揭示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为该病的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量化依据。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偏振免疫法分别检测脾虚湿蕴组、血虚风燥组、健康正常对照组皮损及正常皮肤组miR-155、AQP2、AQP3与血清LDL、TG相对表达量。结果 AD患者皮损中miR-155、AQP3及血清中LDL、TG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正常对照组,血虚风燥组高于脾虚湿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QP2在血虚风燥组及脾虚湿蕴组AD患者、健康正常对照组均未见表达;AD患者中AQP3表达水平与miR-155、TG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D患者皮损中存在miR-155、AQP3表达量增加是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血虚风燥组AD患者miR-155、AQP3、LDL、TG的表达量均高于脾虚湿蕴组、健康正常对照这可能与炎症-脂质氧化应激-衰老的激发机制有关,根据miR-155、AQP3、LDL、TG的表达水平可以对AD患者的证型进行初步判断,有利于中医辨证的客观量化,指导辨证分型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常表现为胃黏膜腺体萎缩、减少或伴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治疗难度大,若不规范治疗会衍变成胃癌。中医药治疗CAG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对近年来中药及其复方治疗CAG的文献进行综述,涉及CAG的中医致病机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内容,以期指导临床及科研。参考文献32篇。  相似文献   
3.
正斑秃是一种以突发呈片状非瘢痕性脱发为症状的皮肤性疾病,其好发于青壮年,多合并有某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往往不明确。而心理因素与斑秃发病相关,心理因素是斑秃的重要诱因,大部分患者发病前均有心理诱因~([1])。在治疗过程中注重心理干预,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可以减少病情的反复。1中医情志观情志内伤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2]),《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百病生于气"的病机理论,奠定了情志致病的理论基础。情绪心理因素在中医学中称为情志,是指七种正常的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目前认为其是胃癌前状态;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更可能向癌变发展。COX-2蛋白的表达在胃黏膜炎性反应及癌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发现中药能有效抑制其表达从而阻止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向癌症转化。对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抑制COX-2蛋白表达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与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其致病机制不明确,治疗难度大。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好,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脾气虚弱,湿阻大肠是溃疡性结肠炎基本的病因病机。参苓白术散是治疗脾虚湿蕴证的代表方剂,运用其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因此文章对近年来关于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综述,明确其治疗作用机理与临床疗效,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与科研。  相似文献   
6.
卢山明 《中医正骨》2008,20(3):48-48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自2001-2006年,作者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18。79岁,平均54岁。车祸伤7例,跌伤28例。左侧20例,右侧15例。均为外展型闭合性骨折,呈不同程度的断端外侧嵌插而内侧分离,向前、内侧突起成角等。伤后至就诊时间2小时。5天,平均2天。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大多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笔者以推拿结合外敷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痤疮(acne vulgaris)俗称青春痘、暗疮,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风刺"等,是皮肤科常见的好发于颜面部的损容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常好发于面部、胸背等皮脂腺丰富部位~[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面部疾病越来越重视,痤疮作为一种严重损伤面部容颜的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2],这就对我们医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