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生产基地是中药生产的第一车间,把好这一关实行基地化、集约化栽培,是生产出"安全、稳定、有效、可控"药品的重要环节.吉林省靖宇县西洋参基地已有10多年的栽培历史,严格按照GAP指导原则进行管理,已于2003年11月通过了国家GAP认证中心认证.现简要谈谈西洋参认证后,GAP基地后续建设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胃康灵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kmaODSC18柱(2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流速为1.0mg/ml,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0.2048~2.04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93%。结论:此测定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壮阳春胶囊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肉苁蓉,何首乌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him-pack(岛津)C18(150×4.6mm,5μm),以乙腈-0.2%磷酸水(19:8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0nm,流速1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对方中制何首乌所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壮阳春胶囊中肉苁蓉、何首乌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壮阳春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搪苷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5μg~0.50μg(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1.91%,n=6).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壮阳春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一年蓬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成分。方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一年蓬,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测定萃取物中成分。结果 GC-MS分析确定了50种化合物,其中酸类化合物占19.08%,尿嘧啶占16.27%,甾醇类化合物占10.961%,酯类化合物占4.37%。结论超临界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
虎眼万年青(Ornithogalum caudatum Air)为百合科虎眼万年青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全草,又名胡连万年青、海葱、葫芦兰、珍珠草、鸟乳花,属常见的观赏花卉,原产于非洲南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1-2]。虎眼万年青味甘、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坚散结的功能,是民间常用中药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刺囊酸属于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由于刺囊酸的首要结构特点为环系稳定,活性位点较少,因此该文主要对刺囊酸的结构进行修饰,合成一系列刺囊酸衍生物,以此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研究其抑制脂肪酶活性。方法:以天然脂肪酶抑制剂刺囊酸为原料,设计、合成新型刺囊酸衍生物,然后采用2,4-二硝基苯酚丁酸酯(2,4-dinitrophenyl butanoate,PNPB)法对其抑制脂肪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合成了9个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技术来表征其结构,经鉴定均为新化合物。进一步进行抑制脂肪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化合物1~9均对脂肪酶具有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 03,2. 05,2. 14,3. 65,3. 24,0. 28,0. 34,0. 46,0. 39 g·L-1,其对脂肪酶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先导化合物刺囊酸(IC50=7. 17 g·L-1),且化合物6~9的抑制活性较强于阳性药奥利司他(Orlistat)(IC_(50)=0. 53 g·L~(-1)),各化合物对脂肪酶抑制活性依次为化合物6 7 9 8奥利司他 2 3 5 4 1刺囊酸。结论:以刺囊酸为先导化合物进行设计、合成衍生物,从而提高抑制脂肪酶活性的研究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黄藤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其有效成分黄藤素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低的特征,药用植物黄藤具有越来越广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综述了黄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黄藤素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提供参考信息。目前的研究表明,黄藤主要含有生物碱、内酯,还含有少量的萜类、醛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生物碱有黄藤素(盐酸巴马汀)、药根碱,内酯类成分主要以黄藤内酯为主。药理活性研究表明,黄藤的提取物和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提高记忆等药理作用,并且关于药理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藤素,被当代医学称为是"植物抗生素"。随着国内外对黄藤素的新作用靶点、新疗效的发现,未来黄藤素的国际市场需求很大。但是对于黄藤素的抗炎、抑菌的作用机制尚缺乏相应的深入研究,而且关于黄藤的化学成分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这也限制了黄藤资源综合的开发利用。本文对黄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系统的综述,这将为黄藤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天然药物资源,拓宽黄藤在开发植物药方面新的发展前景,也为黄藤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合成以救必应酸(rotundic acid)为母核,引入芳香酯类基团的系列救必应酸衍生物,测试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探讨救必应酸衍生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构效关系,获得抗肿瘤活性更好的救必应酸衍生物。方法:以救必应酸为起始原料,通过28位酯化,3β位和23位二芳香酯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1~8。以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人宫颈癌细胞(He La),人肺腺癌细胞(SPC-A1),人肝癌细胞(Hep G2)为靶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化合物2~8共7个救必应酸衍生物均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熔点(MP),高分辨质谱(HR-ESI-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表征均为目标化合物。MTT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5和8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化合物5对He La,A375,Hep G2,SPC-A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5.25±1.08),(5.99±0.88),(3.31±1.89),(5.74±1.78)μmol·L~(-1),救必应酸分别是其的1.92,3.22,3.79,3.72倍。结论:化合物5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抗肿瘤新药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消炎片的指纹图谱分析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采用HPLC建立消炎片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测定秦皮乙素、黄芩苷、蒙花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1 nm。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 A版)对11批消炎片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 11批消炎片相似度均>0.90,确定25个共有峰,指定秦皮乙素、黄芩苷、蒙花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特征峰并测定其含量。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消炎片HPLC指纹图谱特征性强、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方法简便、准确,可为产品综合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紫穗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豆科紫穗槐属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研究紫穗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发现紫穗槐含有黄酮、二苯乙烯苷、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保肝、杀虫、抗菌等药理活性。目前对紫穗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抗肿瘤和保肝、杀虫中的作用受到医药领域的关注,但是缺少其具体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对紫穗槐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充分利用天然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