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列赫素(口服磺酰脲抗糖尿病制剂,Glibenhexal),治疗糖尿病患者60例,我们采用自身对照,通过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水平变化的比较,结合血液生化、血常规、尿常规、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及副反应的观察,研究其;陆床疗效及耐受性。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9士18岁。病程46士10月。糖尿病诊断均按1985年WHO诊断标准。除外条件:糖尿病病情重,有酮症倾向,有慢性进行性的肝、肾等并发症,接受影响糖代谢的其它药物者,患有其它疾病不能按要求完成试验者,甲状腺疾病,妊娠…  相似文献   
2.
糖网明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网明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糖网明治疗组,180d后处死大鼠,取血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大鼠视网膜凋亡细胞,光镜观察.结果:糖尿病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红细胞膜流动性下降,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均显著升高,糖网明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这些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糖网明通过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抗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糖网明抗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昕媛  匡洪宇  邹伟  黄淇  陈丽娜 《中医药信息》2005,22(4):77-78,i001
目的:探讨糖网明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糖尿病未治疗组、糖尿病糖网明治疗组,180d后处死大鼠,取血测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大鼠视网膜凋亡细胞,光镜观察.结果:糖尿病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红细胞AR活性及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均显著升高,糖网明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这些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糖网明通过降低AR活性,抗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与淡漠型甲亢患者血钙水平的差异,发现淡漠型甲亢血钙较典型甲亢显著增高,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则显著降低(均P<0.01).淡漠型甲亢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原因可能与血钙过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分析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与淡漠型甲亢患者血钙水平的差异,发现淡漠型甲亢血钙较典型甲亢显著增高,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则显著降低(均P<0.01).淡漠型甲亢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原因可能与血钙过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型肥胖患者obestatin的血浆水平及与腰围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腹型肥胖组患者50例(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及正常对照组20例(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24 kg/m2> BMI≥18.5 kg/m2).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obestatin及血清胰岛素水平.血清血脂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酶法测定.胰岛素抵抗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定.结果 腹型肥胖个体均表现出高的HOMA-IR、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及低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腹型肥胖组个体的血浆obestatin水平有所下降.在腹型肥胖的个体中,血浆obestatin水平与腰围及体重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腹型肥胖组的血浆obestatin水平明显降低,而且obestatin水平与腰围呈负相关,提示obestatin与脂肪分布及腹型肥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近年的糖尿病指南刮都非常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或“个体化管理”的治疗理念,即要求根据糖尿病患者本身的特点,如年龄、血糖控制情况、体重、病程、伴发疾病、并发症以及低血糖史等,制定相应的血糖管理策略,以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疾病预后。基础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管理空腹血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常用的基础胰岛素包括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除了每天1次注射有效控糖外,个体内变异性小、低血糖风险小以及减少体重增加的优势,使地特胰岛素能全面覆盖糖尿病患者人群,更大程度满足个体化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下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增生、细胞周期改变及凋亡与葡萄糖浓度及高糖波动幅度的相关性,并对比同一水平下恒定高糖与高糖波动对周细胞作用的强度。方法以体外培养3代近融合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为对象。分另q在不同浓度高糖(15mmol·L^-1、25mmol·L^-1、35mmol·L^-1)、不同幅度的高糖波动(5.5/15mmol·L^-1、5.5/25mmol·L^-1、5.5/35mmol·L^-1)及对照组(5、5mmol·L^-1)下孵育7d,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周细胞增生情况;流式细胞术观察周细胞细胞周期变化情况;TUNEL法检测培养后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1)高糖及高糖波动抑制周细胞增生,与葡萄糖浓度及高糖波动幅度呈正相关(P〈0.01),同一水平下持续高糖组作用强于高糖波动组(P〈0.05);(2)高糖及高糖波动阻滞用细胞周期,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G2/M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3)高糖及高糖波动诱导周细胞凋亡,高糖各组凋亡率分别为23.78%、37.22%.48.73%,而高糖波动组分别为15.53%、28.73%、39.14%,与对照组的4.2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周细胞凋亡率与高糖的浓度呈正相差(P〈0.01);与高糖波动幅度呈正相关(P〈0.01);同一水平下持续高糖组作用强于高糖波动组(P〈0.05)。结论同一水平下恒定高糖较高糖波动可能具有更强的周细胞增生抑制,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葡萄糖浓度及波动的幅度正相关。【眼科新进展2007;27(2):87-9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黄芪总黄酮对高糖培养下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在体外培养3代近融合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为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25 mmol/L)、不同浓度黄芪总黄酮1、2、3、4组(0.25mg/mL、0.5mg/mL、1.0mg/mL、2.0 mg/mL),孵育6天,采用TUNEL法检测培养后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黄芪总黄酮(0.5mg/mL、1.0mg/mL、2.0mg/mL)组周细胞凋亡率低于高糖组和对照组(P<0.01);黄芪总黄酮浓度与周细胞凋亡有关(r=0.945,P<0.01).结论 一定浓度黄芪总黄酮对高糖培养下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凯时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对照组给予血栓通,观察两组尿蛋白、肾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2周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尿蛋白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变化。结论:前列腺素E1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比常规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