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1.
肿瘤细胞系、永生化细胞以及原代培养细胞是研究肿瘤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重要模型。然而,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整体研究模型,成为肿瘤学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果蝇、线虫、小鼠、斑马鱼和非洲蟾蜍等作为模式生物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模式生物是人们在长期研究生命科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与人类某个特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相似的模型,这些模型结构简单,变化容易观察,使许多难以解决的人类难题变得明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通注射液对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53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血通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d,治疗前后比较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血细胞比容、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意义(P0.05),但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潘大军  刘静毅 《河南中医》2009,29(10):993-994
目的:观察中药通冠抗衰合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冠抗衰合剂,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观察心功能(NYHA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及心脏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改善心功能及左室结构和功能指标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通冠抗衰舍剂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郭一多  刘静毅 《河南中医》2009,29(9):839-840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运用附子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组方用药,十分巧妙,用法用量缜密权衡,如附子生用,取其回阳救逆,附子炮用,取其温阳散寒,炮附子重用,取其祛寒湿痛,炮附子轻用,取其寒热错杂,炮附子常用,取其温肾化气。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7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控制较好.2014年7月中旬因"腹痛"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示:胃癌.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外远处转移后于2014年7月22日在山西大医院行全麻下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贲门、胃底(溃疡型癌组织浸润胃壁全层达浆膜外纤维脂肪组织),累及食管下段.可见神经累犯,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送检胃空肠吻合口食道切缘、下切缘及网膜组织.病理示:未见癌.淋巴结转移癌:小弯侧10/18,大弯侧5/26.免疫组织化学示:CAM5.2(+), CEA(+),CerbB-2(0),Syn(+),CgA(+),CD56(+),Ki-67约为70%(+).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MANECs),其中神经内分泌癌为小细胞型(图1).术后病理分期:T4aN3M0ⅢC期.术后1个月行XELOX方案化疗,共4个周期,后因不能耐受消化道反应,更换为卡培他滨单药口服化疗2个周期,末次化疗结束时间为2014年12月26日.2015年8月25日复查腹部CT示:肝转移.行经皮肝穿刺活检送免疫组织化学提示符合转移性MANECs.给予替吉奥联合依托泊苷全身化疗4个周期,末次化疗结束时间为2015年11月16日.2016年3月,复查腹部CT示:肝转移灶较前增大,提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遂于2016年3月16日开始口服阿帕替尼425 mg 1次/d,口服药物2周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阿帕替尼用量增至675 mg 1次/d,后间断复查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口服药物至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粘通络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按标准选择50~78岁血管性痴呆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口服降粘通络胶囊,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加脑复康,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查MMSE积分,BBS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MMSE积分、BBS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降粘通络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全球每年有100万例死于肺癌,在癌症相关病死率中居于首位。肺癌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Ⅲb或Ⅳ期)。自2004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发现以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NSCLC患者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