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头颈部肿瘤术后一期修复是治疗中的难题。带蒂组织瓣因血供可靠,不需血管吻合,为修复头颈部缺损的重要手段。颏下岛状皮瓣其血管蒂恒定,部位隐蔽,厚度适中,获得满意的功能重建效果,逐渐成为修复头颈部缺损的常用带蒂组织瓣之一。本文就皮瓣的解剖学、制备、优劣势和临床应用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0.9%Na Cl溶液灌胃,疗程7天。采用NRSS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价大鼠脑缺血后行为学表现,采用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评价神经元数量情况,IGG染色评价神经血管单元的结构完整性。结果干预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RSS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面积缩小、神经元数量增多及神经血管单元完整性良好(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通过保护神经血管单元的完整性以促进脑缺血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系统评价双黄连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WanFang Data,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3.2.3软件进行Meta分析。最终纳入56篇文献,双黄连注射剂用药者共计11 001例,累计发生不良反应5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95%CI(0.051;0.082)]。亚组分析显示:儿童和成人发生率分别为4.8%[95%CI(0.032;0.067)],8.1%[95%CI(0.054;0.112)];5%~10%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7.2%[95%CI(0.049;0.095)],6.6%[95%CI(0.036;0.104)];粉针剂和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6.3%[95%CI(0.047;0.082)],7.0%[95%CI(0.044;0.099)];≤7 d和﹥7d发生率分别为5.8%[95%CI(0.043;0.075)],8.9%[95%CI(0.049;0.140)];单用药和联合用药发生率分别为4.2%[95%CI(0.027;0.059)],8.4%[95%CI(0.059;0.113)]。不良反应症状报道最多的3个表现类型依次为皮肤及粘膜、消化系统、体温中枢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5%CI(0.03;0.04)],3%[95%CI(0.02;0.03)],1%[95%CI(0.00;0.01)]。该系统评价提示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与年龄、溶媒、使用时间和联合用药等存在关联性,且不同损害类型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大。临床使用时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尽量单独使用,勿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严格按说明书合理用药,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应按体重计算给药;加强用药后不良反应监测,评估长期使用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并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其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48例咽旁隙肿瘤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咽旁隙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的选择。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病理明确诊断的咽旁隙肿瘤患者48例。36例患者术前行CT检查(其中8例单独行CT检查,28例患者同时行CT、MRI检查),40例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其中12例单独行MRI检查,28例患者同时行CT、MRI检查),结合影像学特点初步明确肿瘤来源,并根据肿瘤影像学特点对其性质进行判断,并统计其与术后大体病理的符合率。 结果 CT和MRI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来源、位置、大小、边界以及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CT联合MRI检查较单独行CT检查符合率高(χ2=7.365,P=0.007);CT联合MRI检查较单独行MRI检查符合率高(χ2=6.160,P=0.013)。 结论 CT或(和)MRI的检查可初步明确肿瘤的性质和所在部位及来源,CT联合MRI检查咽旁隙肿瘤较单独应用CT或MRI检查具有更大参考意义。影像学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对咽旁隙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治疗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径路治疗咽旁隙神经源性肿瘤疗效比较。方法收集影像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并手术的咽旁隙神经源性肿瘤病人21例,并根据肿瘤影像学特点对其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经口径路与经颈径路术后病人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口径路与经颈径路病人术中出血和术后疼痛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像学对咽旁隙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临床指导价值,经口径路在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方面较经颈径路有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