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我院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及缺损疗效观察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选用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男86例,女54例,年龄16~65(平均34)岁,均为术后6~9个月并且X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骨折端硬化、骨髓腔闭塞后开始治疗。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取自体髂骨植骨组,其中肱骨干骨折40例,胫骨干骨折30例;B组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其中肱骨干骨折40例,胫骨干骨折30例。所有病例均为创伤所致,临床选用间隙大于20mm的难治性骨不愈合及骨缺损。  相似文献   
2.
2004-09~2006—08我们采用单皮质螺钉、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骨折1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9例,年龄61~78岁,平均67.5岁。损伤原因:车祸伤8例,摔伤7例,均为斜行不稳定骨折,9例为粉碎性骨折,其中3例合并颅脑损伤,4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10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本组6例患有高血压,1例患有糖尿病,伤后至手术时间6h~7d。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加味脑泰方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同时检测海马区NR2A及NR2B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加味脑泰方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组大鼠海马NR2A及NR2B的表达情况.结果加味脑泰方组逃避潜伏期(27.4±6.5 s)显著低于模型组(64.4±10.1 s),穿越平台次数(8.1±0.98次)显著多于模型组(5.6±0.8次),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加味脑泰方组海马NR2A+、NR2B+分别是22.4±2.6、18.9±3.0个,模型组分别为14.8±3.3、12.6±2.9个,两组NR2A+、NR2B+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加味脑泰方组海马NR2A+、NR2B+的平均光密度值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加味脑泰方可改善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海马区NR2A及NR2B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同种异体骨是临床常用的骨移植材料,但缺乏诱导成骨能力是最大的问题。目的:评价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刮除或切除后应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65例良性骨肿瘤(包括瘤样病变)患者,根据植骨情况分为2组。复合骨髓干细胞植骨组35例患者根据预计植骨量从每位患者两侧的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抽取红骨髓20-40 mL,经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骨髓基质干细胞备用,在植骨前将同种异体骨颗粒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充分混匀。肿瘤刮除或切除后,将混匀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骨颗粒,植入骨缺损区内。单纯植骨组将用生理盐水浸泡半小时的同种异体骨植入骨缺损区内。分别于治疗后1,3,6,12个月进行植骨区X射线检查,比较两组病例同种异体骨颗粒界限模糊、消失的时间,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62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复合骨髓干细胞植骨组移植骨界限模糊时间和消失时间均短于单纯植骨组(P <0.05)。复合骨髓干细胞植骨组1例出现排异反应,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周后痊愈,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感染。结果表明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植骨能明显促进骨融合和骨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较传统植骨治疗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如何获得浓缩、高效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其与骨折愈合的量效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的效果,并与自体髂骨植骨相比较.设计、时间及单位:随机对照分析,1999-01/2005-06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参试者:收治的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髂骨植骨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70例/组.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进行穿刺,分不同部位抽取骨髓10~20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干细胞,镜下计数为4×10~9个有核细胞/mL时待用.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周围植入适量髂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周围植入脱钙骨基质与骨髓干细胞的混合物,缝合切口.移植后根据内固定的坚固程度,可辅助使用外固定4~6周.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骨痂形成及疼痛情况.②两组骨愈合时间的比较.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用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骨痂形成及疼痛情况:移植后1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骨痂形成不明显,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两组骨折处皆有压痛.移植后2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较前减轻;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不明显.移植后3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有轻微压痛;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连续骨痂形成,骨折处无压痛.②两组骨愈合时间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自体髂骨植骨组[(5.5±1.5),(8.0±2.0)个月,P < 0.05].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除有4例出现髂骨疼痛外,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随访8个月均未发生再骨折. 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疗程短、效果好,较传统植骨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加压螺旋钉治疗股骨颈骨折6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损伤 ,治疗不当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死亡。我院自 1996年 5月~ 2 0 0 1年 6月 ,对 6 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局麻下加压螺旋钉内固定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 6 7例 ,其中男 44例 ,女 2 3例。年龄最大 83岁 ,最小 39岁 ,平均 6 2 .2岁。交通伤 7例、坠落伤 3例、摔伤 5 7例。按骨折线走列分型 :头下型 15例 ,经颈型 48例、基底型4例。1.2 手术方法术前行常规骨牵引 3~ 5d ,经X检查对位、对线良好后 ,于股骨大粗隆下 3~ 4cm处作 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用…  相似文献   
7.
贺旭  刘英飞  王伟  孙秋敏  潘爱华  葛金文 《中草药》2019,50(22):5521-5526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TSPN)对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TSPN组。TSPN组大鼠全脑缺血后30 min ip给予剂量为75 mg/kg的TSPN,1次/d,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14 d。再灌注14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海马CA1区Neu N(成熟神经元),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GZ)DCX(微管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海马CA1区DC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SPN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TSPN组海马CA1区NeuN+细胞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TSPN组SGZ区DCX+细胞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多于模型组(P0.01)。结论 TSPN可以改善全脑缺血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与促进海马神经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的效果。 方法:①选用1999—01/2005—06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均为术后6~8个月患者,X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骨折端硬化、骨髓腔闭塞。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髂骨植骨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各70例。本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进行穿刺,分不同部位抽取骨髓10~20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干细胞,镜下计数为每升4×10^9个有核细胞时待用。③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周围植入适量髂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周围植入脱钙骨基质与骨髓干细胞的混合物,缝合切口。术后根据内固定的坚固程度,可辅助使用外固定4-6周。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用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骨痂形成及疼痛情况:术后1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骨痂形成不明显,自体骨髓于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两组骨折处皆有压痛。术后2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较前减轻;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不明显。术后3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有轻微压痛;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连续骨痂形成,骨折处无压痛。②两组骨愈合时间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自体髂骨植骨组[(5.5±1.5),(8.0±2.0)个月,P〈0.05]。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除有4例出现髂骨疼痛外,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随访8个月均未发生再骨折。 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疗程短、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的效果。方法:①选用1999-01/2005-06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均为术后6~8个月患者,X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骨折端硬化、骨髓腔闭塞。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髂骨植骨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各70例。本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进行穿刺,分不同部位抽取骨髓10~20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干细胞,镜下计数为每升4×109个有核细胞时待用。③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周围植入适量髂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周围植入脱钙骨基质与骨髓干细胞的混合物,缝合切口。术后根据内固定的坚固程度,可辅助使用外固定4~6周。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用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骨痂形成及疼痛情况:术后1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骨痂形成不明显,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两组骨折处皆有压痛。术后2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较前减轻;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不明显。术后3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有轻微压痛;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连续骨痂形成,骨折处无压痛。②两组骨愈合时间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自体髂骨植骨组[(5.5±1.5)(8.0±2.0)个月,P<0.05]。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除有4例出现髂骨疼痛外,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随访8个月均未发生再骨折。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疗程短、效果好,较传统植骨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目前认为在脊柱侧弯的矫形治疗中最安全、融合率最高、临床应用最多的仍是自体髂骨.实验观察了脊柱畸形矫正融合术中应用原位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混合植骨的效果.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4-03/2005-12本院及北京协和医院骨科脊柱中心脊柱侧弯的患者128例,其中男35例,女93例,年龄7~24岁.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无神经系统症状.128例中特发性脊柱侧弯115例,先天性脊柱侧弯10例,间质病变合并脊柱侧弯(马凡综合征)1例,成人脊柱侧弯2例.本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试验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矫形内固定、原位自体骨 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③术后第3,6,12个月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及前后位X线片,观察融合区域两侧的骨质融合情况.结果:12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所得数据均进入分析.①术后随访4~12个月,患者无免疫排斥反应,手术切口周围无红肿,无渗液,切口均甲级愈合.②X线片显示术后1个月有少量骨痂生长,同种异体骨密度稍低;术后3个月同种异体骨与宿主骨融合,并可见骨小梁通过;术后6个月大量骨痂生长,同种异体骨与宿主骨密度相同,无骨吸收.③植骨骨性融合121例,融合时间为3~6个月,未完全愈合7例,骨融合过程满意.结论: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及异体骨与宿主骨融合是临床上一种实用、简易、可靠的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