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所调查的广西灵山县二十九家旅店大部分为钢筋水泥结构(有一家为瓦房)。朝向多为坐北向南,采光照度合格率为 73.02%,通风风速合格率为85.72%,情况良好,采样时及采样前五天的气象情况为晴天,风向为南风。采样时间为1988年8月16日~22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氯吡格雷抵抗(CR)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1:1的原则分成2组,其中未接受基因检测的100例患者设为A组,接受CYP2C19基因检测的100例患者设为B组,并根据CYP2C19基因型分为B1组(快代谢型,n=33)、B2组(中间代谢型,n=46)、B3组(慢代谢型,n=21),所有患者均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比较各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同基因型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并统计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B2组和B3组;B1组CR率为30.30%低于B2组54.35%和B3组66.67%(P<0.05)。B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57%,高于B2组8.70%和B1组6.06%。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CR具有相关性,其中携带CYP2C19*2/*2、*3/*3、*2/*3突变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塞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防治脑梗塞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首发性脑梗塞组(FCI组)和复发性脑梗塞组(RCI组),与健康者(对照组)对照研究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 Hcy)水平。结果:空腹血浆t Hcy水平RCI组高于FCI组,FCI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I组HHcy发生率高于FC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HHcy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cy与脑梗塞关系密切,可能为其独立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诊断肺孤立性结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的价值。 方法 分析63例直径≤3 cm肺孤立性结节的容积CT灌注成像表现,其中恶性结节组30例,慢性炎性结节组17例,急性炎性结节组7例,良性结节组9例。采用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用体部肿瘤灌注软件得到肺动脉灌注值(PP)、支气管动脉灌注值(BP)、灌注指数(PI)和时间-密度曲线(TDC),评价灌注参数的诊断效能。 结果 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组、慢性炎性结节组及活动性炎性结节组PP值分别为(67.50±21.78)ml/(100 ml·min)、(30.11±13.24)ml/(100 ml·min)、(81.11±21.11)ml/(100 ml·min)、(106.34±7.80) ml/(100 ml·min),BP分别为(80.40±20.96)ml/(100 ml·min)、(27.00±14.18)ml/(100 ml·min)、(50.75±21.89)ml/(100 ml·min)、(11.06±4.31)ml/(100 ml·min),PI分别为(45.87±7.60)%、(51.13±7.44)%、(48.09±13.12)%、(75.91±10.13)%。4组SPN的TDC类型不同,恶性结节组的TDC A型27例(27/30,90.00%),B型3例(3/30,10.00%);良性结节组的TDC为C型(9/9,100%);慢性炎症结节组的TDC共4种类型,B型7例(7/17,41.18%),C型1例(1/17,5.88%),D型4例(4/17,23.53%),B-型5例(5/17,29.41%);急性炎症结节组的TDC为E型(7/7,100%)。BP在所得参数中鉴别各组最优。以PI>70%作为急性炎性结节的诊断阈值,敏感度100%(7/7),特异度100%(56/56);以PP<45 ml/(100 ml·min)且BP<50 ml/(100 ml·min)作为良性结节的诊断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9/11)、88.46%(46/52)、60.00%(9/15)、95.83%(46/48)。 结论 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对于在肺孤立性结节中鉴别恶性及良性结节,包括急性炎性、慢性炎性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访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后口服叶酸片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率,为H型高血压患者缺血性中风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4年本院神经内科伴有H型高血压脑梗死住院患者共598例,所有患者在脑梗死二级预防基础治疗上均加服依那普利叶酸片。随访患者2年,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冠脉事件、周围血管事件、抑郁、痴呆、骨折、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结果:598例脑梗死患者中,失访70例,到达终点患者共528例。脑梗死复发18例,冠脉事件23例,周围血管事件15例,抑郁患者95例,痴呆患者38例。无骨折发生,无新发肿瘤患者,死亡14例。结论: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后脑梗死患者复发率3.41%,冠脉事件的发生率4.36%,周围血管事件发生率2.85%,抑郁的发生率8.52%,痴呆的发生率7.20%。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后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降低,未增加肿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老年大面积脑梗死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脑梗死伤残率与脑梗死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我院2007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中老年大面积脑梗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75例伴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采用抗脑梗死药物以及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情况以及脑梗死与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相对关系。结果中年患者35例,死亡率为31.43%,残障率为22.86%,患者远期预后较老年组好;老年患者40例,死亡率为37.5%,残障率为30%,患者早期以及伴合并症者死亡率较高,预后差。脑梗死后抑郁症治疗情况:重度患者疗效差,内源性患者疗效差,中轻度患者疗效较佳。脑梗死与脑梗死后抑郁相互作用。结论中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效果较为稳定,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手术治疗相比治疗过程更安全,对患者机体环境要求较低,可做特殊患者以及不适做手术的脑梗死患者一般治疗方式,控制患者抑郁症情况也可降低死亡以及残障率。  相似文献   
7.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与神经递质、离子通道、神经胶质细胞、突触联系、遗传及免疫等的异常有密切关系。本文就以上方面对癫痫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深入理解癫痫发病机制,为诊断、预防与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经验性用药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给予针对性用药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7d、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ADL评分更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9.3%vs 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