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汪天仪  刘树楠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25-2327
目的运用ICM(Im age Cytom eter)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在给出细胞形态学参数的同时对DNA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能有效地协助医生对诸如肿瘤等多种病症做出诊断。方法以武汉大学光谱与成像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全自动DNA细胞图像定量分析仪”(DNA-ICM)为平台,对鸡血红细胞和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薄层制片,用Feu lgen染色法染色,对DNA-ICM上获取的细胞染色图像进行扣背底算法处理。结果用冷酸解法对两种细胞进行Feu lgen染色后细胞着色较深且均匀;进行扣背底算法处理后的细胞图像的灰度值方差为0.524,比不进行处理时(0.919)要小。结论冷酸解法更适用于鸡血红细胞和宫颈脱落细胞的Feu lgen染色;扣背底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视场不匀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2.
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 Breit 的幼嫩叶柄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 NAA、2,4- D、KT、6-BA及其组合的MS培养基上,均能产生愈伤组织。研究结果表明,MS+ 1. 5 mg/L KT + 2. 0 mg/L 2,4- D 对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MS+ 0 2 mg/L 6- BA+0 .5 mg/L NAA增殖培养的愈伤组织较适合于器官的分化,MS+0 5 mg/L 6 -BA +1 0 mg/L 2,4 D增殖培养的愈伤组织较适合于做细胞悬浮培养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椎弓根螺钉系统重建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胸椎后凸10年前后的疗效差异。方法:分别从2005年6月~2006年6月(早期组)和2014年6月~2015年6月(近期组)于我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Lenke 1型AIS患者中分别随机选取40例,共80例患者纳入研究。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1年左右摄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如下影像学参数: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早期组患者与近期组患者之间的术前、术后影像学参数差异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年龄分别为14.94±1.78岁及14.96±2.01岁。早期组患者的术前TK平均为14.42°±7.92°,而近期组的术前TK则为15.19°±7.90°,在术前两组间的TK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681)。在进行后路矫形手术后,早期组的术后即刻TK为18.58°,而近期组则为19.23°,两组间的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689)。在随访中,两组的TK与术后即刻的TK相比并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术前和术后TK与CL均显著相关。结论:目前椎弓根螺钉系统相比于10年前对于Lenke 1型AIS患者的胸椎后凸的重建并无显著区别,这种变化可能与AIS本身的病因学有关,也可能与本中心采用的去旋转矫形技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站立位EOS全脊柱三维重建和平卧位CT平扫得到的不同的椎体旋转,探讨重力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椎体旋转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7年5月前在我院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术的Lenke 1A型及Lenke 5C型女性AIS患者25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分别进行EOS全脊柱成像、CT平扫及三维重建。通过ster EOS软件测量得到患者站立位顶椎旋转(apical vertebral rotation,AVR)、上下端椎的旋转以及每个椎体之间的相对旋转。通过CT平扫的图像得到平卧位的AVR以及每个椎体之间的相对旋转。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体位下各轴状面的旋转参数的差异。结果 :共有15例胸椎AIS(T-AIS)患者和10例腰椎AIS(L-AIS)患者纳入本次研究,T-AIS患者的站立位AVR为22.3°±6.4°,显著大于平卧位状态下的18.7°±6.1°(P0.05),两者之间差值平均为3.6°。L-AIS患者的AVR在站立位和平卧位时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28.4°±7.5°vs.22.6°±7.2°)(P0.05),两组之间的差值平均为5.8°。T-AIS和L-AIS患者的端椎旋转同样在站立位上显著大于平卧位,且T-AIS的下端椎选择及L-AIS患者的上端椎旋转变化较大。相关性分析显示在T-AIS和L-AIS患者中,所有椎体旋转参数在站立位和平卧位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重力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椎体旋转有一定影响,从站立位到平卧位时,所有椎体的旋转均减小而邻椎间的相对椎体旋转并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非融合技术在控制和矫正脊柱畸形的同时可保持脊柱生长能力,近年来在治疗青少年严重脊柱侧凸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椎体拴系术(vertebral body tethering,VBT)属于非融合技术中的脊柱生长调节非融合术(growthmodulation fusionless surgery)~([1]),其利用一种由椎体螺钉和系绳组成的置入系统,固定在凸侧的椎体上,在Hueter-Volkmann定律的作用下,通过系绳对椎体的凸侧施加机械压缩力限制凸侧的生长,而患者的剩余生长潜力将促使凹面进一步生长,并将在脊柱的生长发育期间将进一步产生矫正效果,从而控制畸形进展,并期望避免脊柱融合手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