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膈疝的CT诊断价值(附1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膈疝的CT诊断及其临床手术指导价值。方法:通过以横膈部位为中心行胸腹部螺旋CT扫描,获得理想的CT扫描图像,通过15例膈疝患者的扫描图像,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结果:膈上有疝囊15例,囊内有液平面13例,有小肠及结肠肠型的1例,有脂肪组织1例,胸腔内有积液2例。结论:CT检查对膈疝的诊断应当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其不仅能对膈疝做出正确的诊断,而且,对临床手术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感染猕猴艾滋病模型,评价中药益艾康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治疗效果。方法 8只SIVmac239病毒感染的猕猴随机分为两组:ART治疗组、益艾康联合ART治疗组。ART治疗先后分别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和恩曲他滨(FTC)+泰诺福韦(PMPA)+雷特格韦(RAL)进行治疗,检测不同治疗时期猕猴体质量、血常规、血生化、血浆病毒载量以及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计数及各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LPV/r治疗期,LPV/r单独治疗组的血红蛋白在治疗1、2周时明显降低,随后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动物的肌酐在治疗期间逐渐升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V/r单独治疗组的γ-谷氨酰转肽酶在各时间点均高于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PD-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一种能够显示颈椎上、下关节突及关节突关节的最佳摄影位置。方法测量63例正常人颈椎关节突关节(第3~7颈椎)CT横断扫描片(920个有效数据),在颈椎关节突关节CT片上做椎体前后缘中点连线的延长线和颈椎上关节突关节面两端点连线的延长线,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即人体矢状面与颈椎关节突关节的角度,称颈椎关节突关节角。结果颈椎关节突关节角为70°~75,°经统计学处理,颈椎的关节突关节在不同性别、不同椎体、不同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摄影时,使人体冠状面与胶片成70°~75°摄片,此时关节突关节与胶片垂直,与中心线平行,可得到清晰的关节突关节影像,此摄影位置称颈椎关节突关节位。结论颈椎关节突关节位能清晰显示颈椎上、下关节突及关节突关节间隙。  相似文献   
4.
颈椎吻合棘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颈椎棘突间的接触形如吻状。国内文献未见报道 ,我们总结 10 0 0例有颈椎病症状的 X线片分析发现有此征象 12 0例 ,现就其 12 0例患者的临床与 X线征象进行分析探讨。1 临床资料男 73例 ,女 47例 ,2 9岁以下 8例 ,30~ 39岁 10例 ,40~ 49岁 2 2例 ,5 0~5 9岁 43例 ,6 0~ 6 9岁 17例 ,70岁以上2 0例。临床表现 颈椎活动受限 48例 ,头晕头痛 2 0例 ,上肢麻木疼痛 2 7例 (左侧16例 ;右侧 11例 ) ,肩颈疼 18例 ,枕部疼痛 6例 ,30例有颈部损伤史。X线征象 多个棘突相吻 35例 ,上位棘突与下棘突体部吻合 34…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健脾益气方对正常实验猴的影响及治疗SIVmac239感染猕猴慢性期的作用效果.方法 4只正常实验猴及8只SIVmac239病毒感染的实验猴,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健脾益气方治疗组3组.检测不同时期健脾益气方对正常实验猴和感染猴的体重、血常规、血生化、血浆病毒载量以及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数及各亚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成像技术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36例,术前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将原始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镜成像(VE),观察其CT影像特点,采用双盲对比,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24例,右侧壁5例,左侧壁7例。轴位、MPR及CTVE在探测膀胱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97.2%,94.4%,95.7%,增强轴位图像能够提供丰富的膀胱壁内外信息,MPR能够直接显示肿瘤起源和膀胱外侵犯及与输尿管的关系,VE可以显示肿瘤表面形态及和输尿管开口关系。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轴位图像结合MPR和CTVE成像技术,对膀胱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后重建层厚对膀胱仿真内镜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经病理证实膀胱癌患者28例,肿瘤生长方式为菜花样或局部隆起病变,行盆腔螺旋CT扫描后,分别使用0.6~3 mm不同间隔进行CT仿真内镜成像(VE),而后评价其VE影像质量.图像质量评价包括褶皱和小凹、裂隙等伪影,总的评分标准分为Ⅲ级:3分(图像质量最佳),2分(图像质量尚可),1分(图像质量最差),计算记录对比噪声率(CNR),以确定图像质量是否满足诊断.结果 使用较薄重建层厚(0.6 mm)后,噪声增加而出现褶皱伪影,导致膀胱内壁显示欠佳.以1.2 mm重建层厚获得VE图像质量最佳,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CNR达到平衡,能够获得最佳图像质量评分.结论 膀胱螺旋CT扫描后<1.2 mm的重建层厚并不能进一步提高VE图像质量,由于噪声增加反而降低了其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的双斜位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重建上半规管,观察上半规管裂(SSCD)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接受颞骨HRCT检查的1988例患者的CT图像,利用HRCT的双斜位MPR后处理技术,评价有无上半规管裂,记录病变发生部位、形态,观察影像学表现。结果 存在上半规管裂的11例患者中单侧SSCD 9例(81.8%),其中左侧4例(36.3%),右侧5例(45.5%),双侧SSCD 2例(18.2%)。发生部位:顶壁偏前1个(7.7%)、顶壁正中7个(53.8%)、顶壁偏后5个(38.5%)。结论 HRCT的双斜位MPR后处理技术能明确显示SSCD骨质缺损的部位,对SSC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在外耳道闭锁中的临床直用.方法:外耳道闭锁病人15例(18只耳),先天性12例,后天性3例,平均年龄24岁选用显示骨算法重建行CT扫描,层厚1-2mm,横断面为常规切展方向,5例加扫冠状位.结果:①外耳道闭锁:骨性闭锁16耳(88.9%),膜性闭锁2耳(11.1%)。②中耳发育畸形:中耳破室腔挟小10耳(55.6%),听小骨畸形10耳(55.6%)。③乳突气化不良者8耳(44.4%),气化良好者10耳(55.6%)。④本组病例内耳结构未见明显异常.⑤鼓骨畸形10例(55.6%),面神经管垂直段前8耳(44.4%),结论:CT扫描可获得外耳、中耳及内耳的三维影像资抖,明确外耳道闭锁的程度及类型、鼓室及听小骨畸形的情况.面神经管垂直段的位置以硬内耳细微结构有无畸形等,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提高外耳道畸形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13~45岁年轻女性。6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尾4例,肿瘤体积较大,6例瘤体均为囊、实混合性,实性为主4例,囊性为主2例,2例肿瘤见线条状及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中度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瘤体包膜较完整,边缘清楚。不伴有胆总管及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