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护技一体化模式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医护管理,试验组采取医护技一体化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临床疗效、误吸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组出院时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误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技一体化模式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降低误吸率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对中风病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60例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按国家中风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共观察4周,以临床症候改善率、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第14天临床证候改善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提高,对照组均无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第14天、第28天临床证候改善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提高更明显。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护理法比较,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临床常见症状,提高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更有效,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干预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03月广东省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失眠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豆,干预时间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能有效提高中风后失眠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外科术后并留置尿管的病例共计100例,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护理干预组50例,常规护理组50例。两组患者均定时开放尿管,且均在膀胱充盈伴有尿意时拔管,护理干预组在拔管前进行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则进行一般性护理措施。观察拔管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降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排尿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科术后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拔管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理路径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发的护理标准化工具,是医生、护士与其他人员共同合作,提供最恰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护路线,以减轻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照护计划。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在住院病人中应用,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达标理论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中风病中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达标理论的延续性康复护理,以沟通互动为实施基础、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使患者主动参与计划和目标的制定,从入院开始延续至出院后3个月。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且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MBI评分优于对照组,出院时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基于达标理论的延续性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的护理效果.方法:37例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行间歇性导尿4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WBC.结果:治疗4周后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残余尿量及尿WBC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可以维持脊髓损伤患者膀胱近似于生理状态,减少尿路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中医院中风病恢复期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运用德尔菲法,成立研究小组并咨询专家。设立包含要素、环节、终末三级评价指标及7项一级指标、36项二级指标的中风病恢复期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提高中医特色专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0例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管切开护理方法,治疗组采取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开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风病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按中风病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予以护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中风病的临床护理,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中医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