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耳穴治疗亚健康状态失眠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亚健康状态失眠简便而有效,并易被心、脾3个穴位,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主证全部消失24例,主证明显改善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耳穴治疗亚健康状态失眠有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夹脊穴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治疗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A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5g,每日3次,疗程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穴位埋线夹脊穴,疗程3个月。3个月后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Schober试验、枕墙距、胸廓活动度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VAS、Schober试验、枕墙距、胸廓活动度,ESR、CRP及TNF-α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P〈0.01)。结论穴位埋线夹脊穴辅助治疗能明显的控制AS症状体征,降低血清TNF-α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西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循经点穴对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选取64例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方案,并服用叶酸片;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方案,并循经点按脾经、胃经、肝经、胆经,两组治疗1年后观察治疗结果.结果:在增效方面,治疗组明显进步23例,进步7例,改善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8%(95%CI=83.68%~99.90%);对照组明显进步10例,进步11例,改善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1.25%(95%CI=67.73%~94.5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1939,P=0.00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减毒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致肝损害、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更小(P〈0.05).结论:循经点穴对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其收益为OR=0.14(95%CI=0.02~1.24).NNT=6(95%CI=3.2~298.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闷灸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闷灸,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的临床指标及生化检测指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医生对疾病活动性整体评价及ESR,CRP,RF,TNF-α,IL-6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肾损害及胃肠道反应,治疗组出现例数更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闷灸配合西药(甲氨蝶呤+硫酸羟氯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老年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46例类风湿关节炎老年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芦荟珍珠胶囊或是使用开塞露20ml外用及一般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的缓解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患者便秘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气血两虚的类风湿关节炎老年便秘患者进行循经点穴、口服中药与系统的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患者便秘症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峪英  凌雄 《陕西中医》2010,31(12):1615-1617
目的:观察祛风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正清风痛宁片(盐酸青藤碱)配合西药(硫酸羟氯喹、甲氨蝶呤)治疗本病67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类风湿关节炎均有疗效(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2年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与2年各项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与2年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与2年各项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湿,消肿止痹痛的功效;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各项体征,可促进病情长期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和甲氨喋呤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针刺夹脊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夹脊穴对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MTX)联合蠲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K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RA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纽30例采用蠲痹胶囊治疗,综合组30例采用蠲痹胶囊联合MTX治疗,疗程均为6月。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并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随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晨僵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SR、CRP、RF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综合组为9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0例,综合组1例。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疲劳、乏力、嗜睡、下肢轻度浮肿、转氨酶升高,未发现末梢神经病变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能耐受,经观察和对症处理后均能完成治疗。结论:蠲痹胶囊联合西药MTX治疗RA疗效、安全性较好,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采用非翻瓣式或小翻瓣微创技术植入单件式锥状种植体后即刻修复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对四川大学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成都华西牙种植医院的牙缺失采用微创技术植入单件式锥状种植体后即刻修复5年以上,并有随访记录的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效果做出评价。结果:124例共169枚单件式锥状种植体,平均观察年限9.4年,种植体存留率95.27%。其中有4枚种植体颈部折断;1枚种植体颈部弯曲失效;3枚种植体颈部螺纹暴露;其余种植修复体周围牙龈组织健康,种植体颈部无明显骨吸收。结论:单件式锥状种植体适合用于前牙缺失区域的即刻修复,其中远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