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125例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RA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镜下病变检出情况和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各部位运行时间等。结果125例患者中,35例拟行全小肠检查(1例因吞服失败而未完成),90例在磁控条件下行食管及胃部检查。磁控胶囊内镜在食管内的中位运行时间为8.5 (5.3,12.5) s,在胃内的中位运行时间为49.0 (17.7,94.0) min,行全小肠检查的患儿,胶囊内镜在小肠内的中位运行时间为252.0 (192.5,340.0) min,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97.1%(34/35),检查完成后所有胶囊内镜均顺利排出体外。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为71.8%(89/124),小肠病变检出率为68.6%(24/35)。磁控胶囊内镜对儿童RAP的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3.4%(91/124)。结论磁控胶囊内镜在RAP患儿胃肠道病变检查中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且安全无痛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儿童功能性便秘症状复现发生率,探讨其与可能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及内镜中心门诊就诊并达到临床痊愈的功能性便秘患儿121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儿一般人口学特征、确诊日期、临床治愈日期、停药后症状复发日期、首次复发日期、各风险因素暴露情况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其中71例(58.7%)患儿在1年内便秘复发,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功能性便秘复发可能的危险因素为基线年龄、过敏史、便秘家族史、挑食、1年内感冒史、抗生素使用史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年龄(RR=2.093,P=0.029)、1年内感冒史(RR=2.226,P=0.037)、监护人受教育程度(RR=2.556,P=0.003)、家庭月收入(RR=2.353,P=0.011)等因素与复发的关联经多元回归筛选后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功能性便秘与基线年龄、感冒史、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等因素密切相关。应根据其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控胶嚢胃镜(magnetically controlled capsule gastroscopy, MCCG)在儿童胃、十二指肠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及与传统胃镜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门诊或住院的腹痛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160例8~16岁患儿临床资料。患儿根据胃镜检查方法不同分为MCCG检查组及传统胃镜检查组各80例。观察分析两组患儿上消化道病变的检出情况、检查时间、耐受度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儿分别顺利完成MCCG检查79例及传统胃镜检查78例, 病变检出率两组比较, 食管[1.3%(1/79)比1.3%(1/78), χ2=0.000, P>0.999]、胃[87.3%(69/79)比91.0%(71/78), χ2=0.552, P=0.327]、十二指肠[15.2%(12/79)比19.2%(15/78), χ2=0.450, P=0.533],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CG组与传统胃镜组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0(41.0, 109.5)min比6.0(4.3, 7.0)min, U=2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血液透析通路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7例因动静脉内瘘血管未扪及震颤或搏动就诊的血液透析通路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均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毕即时造影检查均提示血流通畅。血栓抽吸时间36~171s,平均119.1s;内瘘闭塞长度8~33cm,平均22.8cm;术中出血量10~25ml,平均13.5ml;术后首次血液透析血流量245~285ml/min,平均261.4ml/min;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d。围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血液透析通路急性血栓形成成功率高、创伤较小,是一项值得临床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上海市儿童医院的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为(9.90±2.12)岁,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情况,分析患儿手术前后Eckardt评分、定时钡餐造影和身体质量指数的差异,定期随访至少3个月以上。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5例患儿均成功完成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手术时间为(1.50±0.87)h,隧道总长度为(8.50±1.57)cm,隧道开口距胃食管连接部长度为(6.55±1.23)cm,肌切开长度为(3.90±0.94)cm。15例患儿中,1例术中出现胃穿孔,予钛夹夹闭创口,术后愈合;5例术后皮下气肿,均自行吸收,其他并发症包括发热2例,胃食管反流1例。随访3~17个月,所有患儿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Eckardt评分术后3个月(0.10±0.30)分低于术前(4.70±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定时钡餐造影5 min钡剂高度术后(1.12±1.45)cm低于术前(11.55±3.5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位身体质量指数术后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95 kg/m^(2)比14.30 kg/m^(2),P=0.009)。结论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具有可操作、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其远期并发症及疗效仍需进一步的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内镜窄带光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对儿童食管息肉的诊断价值,在白光内镜及NBI内镜下分别对2016年1月—2020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的35例患儿的食管息肉进行微细形态的观察,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和对比白光内镜与NBI内镜诊断息肉的灵敏度及特异度。35例患儿共发现食管息肉70枚,其中27例患儿为单发息肉。病理结果提示息肉以非肿瘤性息肉为多(52.9%,37/70)。NBI内镜诊断肿瘤性息肉的灵敏度[93.9%(31/33)比90.9%(30/33)]和特异度[89.2%(33/37)比78.4%(29/37)]优于传统白光内镜,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4)。NBI内镜通过观察食管息肉的微细结构,有助于临床预判息肉的病理性质,其灵敏度优于白光内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小儿泄泻对胃电图的影响,明确该病患儿胃电节律紊乱的发生情况,并研究参苓白术散是否具有改善小儿泄泻(脾虚型)胃动力异常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脾虚型泄泻患儿共12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5名,对照组60名.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蒙脱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上海市儿童医院的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儿临床资料, 其中男12例, 女3例;年龄为(9.90±2.12)岁, 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情况, 分析患儿手术前后Eckardt评分、定时钡餐造影和身体质量指数的差异, 定期随访至少3个月以上。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15例患儿均成功完成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 手术时间为(1.50±0.87)h, 隧道总长度为(8.50±1.57)cm, 隧道开口距胃食管连接部长度为(6.55±1.23)cm, 肌切开长度为(3.90±0.94)cm。15例患儿中, 1例术中出现胃穿孔, 予钛夹夹闭创口, 术后愈合;5例术后皮下气肿, 均自行吸收, 其他并发症包括发热2例, 胃食管反流1例。随访3~17个月, 所有患儿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Eckardt评分术后3个月(0.10±0.30)分低于术前(4.70±1.3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定时钡餐造影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