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本体觉运动疗法联合高压氧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解放军第九八八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本体觉运动疗法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组患者治疗2周后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和肢体对称性测定结果,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VAS分别为(2.11±0.45)分、(1.02±0.07)分,对照组患者VAS分别为(5.46±1.04)分、(3.48±0.75)分,2组患者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为(84.95±7.71)%,对照组为(73.65±8.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对称性测定为(88.96±10.22)%,对照组为(75.60±9.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36%(19/22),对照组患者为63.64%(14/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为(92.81±11.53)分,对照组患者为(85.60±12.3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体觉运动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术后患者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对提高韧带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治疗的84例KOA患者分为A、B两组,各42例。A组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和WOMAC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B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A组,WOMAC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A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KOA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且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下肢功能和血浆P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88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隔药饼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功能、VAS评分、腰部功能、β-EP和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β-EP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S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饼灸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腿部功能和腰部功能,提高临床效果,降低SP和升高β-EP水平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冯彦辉  俎志勇  郝丹 《河南中医》2020,40(7):1101-110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偏瘫的疗效及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治疗的80例早期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运动功能、平衡能力、下肢肌力变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反馈力矩值评分、膝关节反馈力矩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偏瘫,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维正脊法联合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伴有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感的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三维正脊法联合骶管阻滞疗法,对照组采用三维正脊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d、14d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7d、14d,两种疗法均能明显改善疼痛、麻木症状(P〈0.05),其中治疗7d后,治疗组疼痛、麻木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两种疗法疼痛、麻木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整体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维正脊法联合骶管阻滞治疗LDH能有效地缩短疗程,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高压氧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解放军第九八八医院8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治疗,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治疗后2 d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减轻,2组患者间的疼痛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疼痛水平的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3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3周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3.72%和74.42%,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水平,减轻炎性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肌内效贴布辅助治疗对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肿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9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各48例。A组接受冰敷等常规消肿、镇痛治疗,B组加用肌内效贴布辅助治疗。使用VA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使用患肢周径差评估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患肢的肿胀程度。结果术后1、3、5 d时B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B组术后3、5 d时的周径差水平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肌内效贴布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肿胀和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析对肩周炎患者采取小针刀疗法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解放军第 988 医院康复疼痛科 2018 年 2 月至 12 月诊疗的 50 例肩周炎患者,根据对患者治疗方案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5 例。分别应用单纯关节松 动治疗、联合小针刀疗法。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后相关临床数据以评价联合小针刀疗法的临床价值。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为 96.0 % 高于对照组的 7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有不 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肩周炎患者在常规关节松 动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针刀疗法,两者配合能够进一步改善病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