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病情活动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与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用麦道—尼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活动者34例、临床缓解期13例)及24例正常人的血小板参数,同时检测反应病情活动的实验室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以及相关性。结果血小板参数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比容明显高于临床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中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比容分别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r=0.475,0.527,0.468;r=0.648,0.478,0.434,P均<0.01)。结论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比容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评价的简便有效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体外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CF)的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用消化法培养新生SD大鼠的CF,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加含5%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实验组根据不同浓度的LPA又分为10^-6μmol/L组、10^-7μmol/L组和10^-8μmol/L组。用单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羟脯氨酸碱水解法测定胶原合成,分别观察不同浓度LPA对CF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①随着LPA浓度的升高,MTT比色法吸光度(A490)值呈上升趋势。在药物作用48h后,仅有10^-6μmol/L组A。值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作用至72h后,10^-8μmol/L组、10^-7μmol/L组、10^-6μmol/L组A490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作用至96h后,各实验组A。值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和P〈0.01)。②随着LPA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CF分泌的胶原呈递增趋势。LPA作用48h仅10^-6μmol/L组胶原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作用至72h后,10^-7μmol/L组、10^-8μmol/L组胶原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和P〈0.01);作用至96h,各实验组胶原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10^-6μmol/L组与10^-7μmol/L组、10^-8μmol/L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PA具有促进SD新生大鼠CF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神经精神狼疮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缓解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为特点,其具有的神经精神表现,即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发生率高达14%~75%[1],由于种族、年龄、性别,尤其是诊断标准使用的差异,NPSLE占SLE的比例在40%~50%,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3]。因此,及时的诊断NPSLE,并给予适当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报道3例临床病例并结合近期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5岁。1996-04曾在我院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口服泼尼松治疗。1997-02-20因“发热半月”入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现察针刺心包经穴位时急性轻度缺氧健康志愿者心输出量的影响. 方法在吸入低氧混合气体条件下,电针心包经穴位,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输出量(CO)、搏出量(SV)、心率(HR)3项指标在针刺前后的变化. 结果电针内关穴能显著降低CO和SV,电针郄门能明显降低CO. 结论电针内关、郄门能降低健康志愿者急性轻度缺氧...  相似文献   
5.
目的同步观察急性缺氧时健康志愿者心包经循行线上经皮氧分压及其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在健康志愿者吸入低氧混合气体条件下,应用PeriFlux System5000系统-TePO2经皮氧分压单元(PF5040)和BZ-4110-121型血液动力学监护仪,对心包经循行线上的经皮氧分压和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左心做功量(LCW)、心率(HR)等心功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与生理状态相比,急性缺氧可使心包经循经线上经皮氧分压显著下降,使CO、CI、LCW、H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缺氧时,心功能亢奋,心包经循行线上经皮氧分压显著降低,心包经与心脏功能调节、经络通道与氧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候选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就近几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关致病基因研究进行总结。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1998-01/2004-05关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steoporosis,candidate gene,polymorphism,Vitamin D receptor gene,estrogen receptor gene,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gene,IL-6 gene,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gene,calcitonin receptor gene,COLIA gen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关于原发性骨质疏松与基因多态性关系的文献,筛除明显缺少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并对剩余文献开始查找全文,同时排除综述类文章和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文献197篇,按候选基因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的新观点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27篇,排除的170篇文章,105篇为未随机研究或重复性研究,65篇为综述类文章。 资料综合:对所选取的文献内容进行总结,对候选基因在骨质疏松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评价。众多的候选基因参与了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调控,目前虽无法明确影响骨质疏松的主要基因,但基因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病因中的作用是肯定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骨密度、骨量峰值等的影响。 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白细胞介素6基因等候选基因的多态性与骨密度、骨量峰值、骨硬度指数、发生骨折的风险等相关,证明基因的多态性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七总苷(PNS)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AA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的NO。[结果]体外给药PNS0.4mg/ml,作用4h时,增加AA大鼠NO释放(P〈0.05);体外给药PNS0.2mg/ml及0.4mg/ml,作用8h时,抑制AA大鼠NO释放(P〈0.05,P〈0.01);体外给药PNS0.8mg/ml及PNS1.6mg/ml,作用24h时,增加AA大鼠NO释放(P〈0.01,P〈0.05)。[结论]PNS体外给药随浓度及作用的时间变化,对AA大鼠释放NO有双向调节作用,PNS抑制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可能在AA治疗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对缺氧诱导心肌损伤SD大鼠HIF-1α及VEGF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各20只。模型组和内关组持续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制备缺氧模型,正常对照组吸入空气。内关组在造模后进行电针,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5 d。运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HIF-1α、VEGF mRNA的表达量,运用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和内关组大鼠在造模后HIF-1α、VEGF mRNA及VEGF蛋白的表达量明显提高(P<0.01),以内关组提高程度最为明显(P<0.01)。结论电针内关穴可以通过调节对HIF-1α、VEGF的mRNA的表达,从而增加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对缺氧诱导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及IL-6的影响。方法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及IL-6。结果体外给药PNS 0.8、0.4及0.2 mg/m l作用24 h,可不同程度的抑制LPS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P<0.01,P<0.01,P<0.05)及IL-1(均P<0.05)。同时体外给药PNS 0.8 mg/m l可抑制产生IL-6(P<0.05),而PNS 0.4 mg/m l及0.2 mg/m l不能抑制IL-6的产生(均P>0.05)。结论PNS可能通过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巨噬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及IL-6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修春英  蔡辉 《中国微循环》2006,10(2):156-158
2001年6月29日。在Cell杂志上Da-Zhi Wang等的研究小组首次报道了心肌素(myocardin)的发现。一种心肌和平滑肌特异性的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的辅助因子。心肌素的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心肌特异性转录机制的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发现心肌素在早期心脏形成中的重要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心肌素也在血管平滑肌中表达,其中包括主动脉、肺流出道、胃肠及生殖泌尿道的平滑肌。心肌素在胚胎及成年心肌和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是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发育和分化所必需的,本文就今年来有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