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处方”药精而力专,临症应用常可获奇效。笔者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常用“小处方”而起沉疴,现举临床医案四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有虚实寒热之论,多以“不通而痛”与“不荣而痛”概括之。《傅青主女科》则以主症立法,将痛经分为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经水未来腹先痛,行经后少腹疼痛,经水将来脐下先痛,其临证实用指导明确。又以脏腑立论,强调肝脾肾冲任为病。治则以调肝为先,肝调经自和及扶正祛邪的原则,现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创外科的兴起应该说得益于70年代以来外科界出现的整体治疗概念。即认为病人治疗后心理和生理上最大限度的康复应成为外科治疗的最终目标,如何在不低于甚至高于传统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病人近期和远期因手术带来的痛苦,这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微创外科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1慢性盆腔炎 钱某,女,35岁,2010年3月2日初诊。患者带下赤白,少腹胀痛不适2月余,加重3天。该病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曾服中西药多种,罔效。症见带下黏稠,红白相兼,大便于结,食欲不振,面黄肌瘦,腹部胀满,舌红苔黄,脉滑数。此乃下焦气滞,湿热蕴结之故,当以泻下湿浊为治,方选调胃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黄柏各10g、厚朴、枳壳各9乳芒硝、木香、甘草各6g、炒薏苡仁15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医案"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其始于西汉淳于意之<诊籍>,后历代医家多有"医案"传世,加之诸子百家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医案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6.
膈下逐瘀汤治疗卵巢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笔者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卵巢囊肿4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之生,赖五脏六腑功能及气血的正常运行,使阳气温煦,阴精滋养,阴阳相济,精神成形,若气血不和则百病丛生。《素问·调经论》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以行气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举痛论》也云:“余知百病生于气也。”古代先贤有:“气为血帅,血为气府,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之说。然而气虚血瘀之论,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性,36岁。因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不振伴腹泻2周于2009-06-14入院。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呈间断性隐痛,无明显规律,伴轻度恶心,  相似文献   
9.
应用《傅青主女科》验方治崩漏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气散瘀汤案 李某,女,32岁,2009年2月初因避孕失败,行药流并清官术,阴道出血不止,量时多时少,巳1月余,于3月2日来余处诊治,自诉:少腹疼痛伴腰酸,精神不振,不思饮食,近几天出血量多伴紫黑块,观其消瘦,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切脉沉细而涩,舌淡苔白,此实乃流产后气血不足,统摄无权所致,即立方以胶艾四物汤加减:当归15g,川芎5g,炒白芍12g,生地炭10g,阿胶12g,艾叶炭6g,芥穗炭6g,地榆10g,海螵蛸12g,炒芡实15g,覆菔3g.  相似文献   
10.
1产后痔疮 女,27岁。自诉产后5d大便秘结,肛门肿痛,触之有杏核大小痔疮2枚,疼痛难忍,血水淋漓,每解大便,痛苦异常,加之新产之后,少腹疼痛,时有恶露排出,周身不爽,口干口苦,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痔疮。湿热浸淫下焦,兼津液不足成肠风脏毒之势,又值新产,法当祛瘀生新,用药不可大苦大寒,即应先服生化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