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探讨运动针法治疗痛证的应用及机制。运动针法是针刺与运动相结合的一种针法,是临床治疗痛证的重要方法。运动针法是针刺与中医"导引术"的发展,要求在针刺期间运动患处达到"治神"的作用,运动止痛和疼痛感觉的认知转变可能是运动针法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陈名金副教授运用中医"因势利导"法治疗肠梗阻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等方面论述陈名金副教授运用"因势利导"法治疗肠梗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并以一则案例具体分析。结果:陈名金副教授在治疗肠梗阻时重视"因势利导"的应用,具体治疗特色为经鼻胃管引流、中药灌肠、针灸治疗、中药外敷。结论:陈名金副教授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肠梗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脏腑病和经络病敏化穴位的分布特征,总结脏腑病与经络病的穴位敏化点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脏腑病敏化穴位主要分布在特定穴及其周围,经络病敏化穴位主要表现为循经分布和病变局部分布两种形式。脏腑病和经络病的敏化穴位分布符合疾病病因病机,对临床敏化穴位诊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其分布特征缺乏特异性,对临床针对性诊疗的引导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近10年国内外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文献进行特征分析,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水平,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回顾分析国内外2007年1月至2018年6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相关临床文献,并对上述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文献245篇,分别发表在94种期刊上;自血疗法、常规针刺、罐法、穴位埋线为常用刺灸方法;两种及其以上治疗方式联合的综合疗法为常用治法;曲池、足三里、血海、膈俞、三阴交为常用腧穴。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临床研究方法学水平偏低,研究设计不严谨,需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证据予以支持,且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改变目前治疗方法繁杂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得气与不同机体状态下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纳入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入受试者60例,其中健康者30例,颈痛患者30例。根据受试者的入组的先后顺序由同一名针灸医师进行一次针灸治疗,并进行针刺得气感的评价。运用SLY-HFM手持式测痛仪在受试者接受针刺治疗前对受试者的颈部风池穴的压痛阈值进行测量。结果:颈痛患者的风池穴压痛阈值比健康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压痛阈值更低(P0.05)。患者得气感痛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更容易出现痛感(P0.05)。结论:机体不同状态疾病特异性腧穴压痛阈值不同,以患者压痛阈值更低;患者得气感痛感及压痛阈值存在性别差异,两者之间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正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全关节疾病,以膝关节发病最为常见,病理改变包括关节骨质增生、软骨退变、滑膜增生肥厚及关节周围组织功能衰退等,其发病与年龄、性别、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发病率高达85%[2]。KOA可导致疼痛、运动障碍,甚至残疾,60岁以上人群中,大约10%~30%的致残者可归因于此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3-4]。目前,临床治疗KOA主要采取药物及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女性不孕症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的可靠程度。方法 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AMSTAR 2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运用GRADE系统评价结局指标的质量分级。结果 共纳入13篇系统评价,AMSTAR 2评定结果仅1篇方法学质量为中等级,5篇低等级,7篇极低等级。GRADE评级结果显示,中等质量结局指标5个,低质量15个,极低质量15个。结论 目前针刺治疗女性不孕症与空白对照或假/安慰针刺和西药促排相比可提高临床妊娠率,尤其在取卵日前后或ET(Embryo-transfer)日及前后可以增加临床妊娠率,而对其他指标没有体现明显优势,但其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的可靠程度相对较低,期待未来有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