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指标-响应曲面法优选酒炖熟地黄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基于响应曲面技术,应用HPLC法定量测定,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角度建立酒炖熟地黄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定量分析,以地黄苷D、益母草苷、5-羟甲基糠醛(5-HMF)和毛蕊花糖苷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法考察地黄浸润时间、加黄酒量、炖制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酒炖熟地黄炮制工艺的影响,寻找出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色谱柱为Tnature-C_(18)柱(250 mm×4.6 mm,5μm),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25℃。地黄苷D和益母草苷定量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4∶96),检测波长为203 nm;5-HMF和毛蕊花糖苷定量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15 min,11%乙腈;15~15.1 min,11%~16%乙腈;15.1~50 min,16%乙腈;检测波长为334 nm。酒炖熟地黄的最佳工艺为100 kg生地加入黄酒60 kg,浸润12 h,密闭炖制38 h,在76℃干燥33 h。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稳定可行,适合所选成分的测定。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相对准确,可以较好地预测4种成分含量;优选的酒炖熟地黄炮制工艺方法可行,为制定熟地黄的质量标准和现代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我们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梯队和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就所发现的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并与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和无心血管病依据的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热分析技术,以模拟空气(N2-O2 4∶1)为载气,选取10℃·min-1的升温速率,体积流量为60 mL·min-1,分别对甘遂生品、甘遂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其甘草汁拌制品进行热解特性分析。结果发现,由于萃取溶剂极性的不同,各极性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及数量发生变化,且随着甘草汁固体粉末加入量的增加,最大热失重速率峰均提前,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部位分别提前(157.40±1.06),3.50,(25.83±1.66)℃,但是热失重率除氯仿部位增加(2.62±5.19)℃外,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却分别减少(33.90±1.72),(19.28±1.11)℃。可见甘草汁的加入,使得甘遂的毒性部位石油醚部位及氯仿部位的热解速率增加,最大热失重速率峰的温度点降低,同时药效部位乙酸乙酯部位虽然在升温过程中亦有所下降,但是整体失重率及失重速率相对较小,达到保留药效成分的作用,证明了甘草制甘遂炮制后减毒的机制以及甘草制甘遂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同时,随着加入甘草汁比例的增大,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部位的最大热失重速率峰均提前,峰温降低,易于热解。其中石油醚、氯仿部位10∶1混合物的热失重速率相对较大,峰温较低,而乙酸乙酯则正好相反。此结论对于甘遂与甘草的比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灶心土、赤石脂和禹余粮的热解特性及红外光谱相似度来探讨赤石脂、禹余粮替代灶心土的可行性。方法:热解特性研究采用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取试样量(30±5)mg置于坩锅中,以10℃·min~(-1)的升温速率、流量60 m L·min~(-1)的恒定流速通入模拟空气[N_2-O_2(4∶1)],从室温升至900℃。红外光谱试验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光谱分辨率4 cm~(-1),测量范围4 000~500 cm-1,扫描信号累加32次,所得数据经Omnic软件进行自动基线校正、平滑及纵坐标归一化。数据处理及图表绘制采用Origin 8.0软件和Omnic软件完成。结果:比较热解特性发现灶心土、赤石脂、禹余粮的热解特性均在400~600℃处出现一段失重台阶;但整体而言,赤石脂与禹余粮热解特性没有体现出灶心土热解特性的复杂性;通过红外光谱相似度数值得出,以灶心土作为对照,赤石脂与灶心土相似度数值较偏低,禹余粮与与灶心土相似度数值处于中等水平。结论:就热解特性及红外光谱相似度而言,禹余粮与灶心土相似性较好,可能较赤石脂更适用作灶心土的替代品,为相关中药炮制辅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推断并验证大黄、地榆、牡丹皮3味中药炒炭的热解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这3味中药炒炭研究的理论。方法:采用模式函数法中的单个扫描速率的不定温法(Coats-Redfern模型与Achar模型)推断大黄、地榆、牡丹皮3味中药炒炭过程中热解反应的机理函数,通过比较转化率(α)理论值、实验值与1/T的热分析曲线对机理函数进行验证。结果:积分形式表达式能更较好地描述大黄、地榆、牡丹皮3味中药炒炭热解的反应机制,三者的炒炭热解机理函数分别为9号机理函数积分形式g(α)=[(1-α)-1/3-1]2,2号机理函数积分形式g(α)=α+(1-α)ln(1-α),9号机理函数积分形式g(α)=[(1-α)-1/3-1]2。结论:3味中药炒炭的热解反应机制均属于反应扩散,转化率理论值与实验值存在一定的差异,运用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只是尽可能地模拟这3味中药的炒炭热解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商陆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利尿作用,初步探究其利尿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负荷大鼠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商陆皂苷甲(Es A)组、生品组、不同炮制品(醋炙、醋煮、水煮、清蒸)组,每组10只。同时进行正常状态大鼠利尿实验,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Es A组,生品组及不同炮制品(醋炙、醋煮、水煮、清蒸)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的剂量分别为0.005,1.8,1.8,1.8,1.8,1.8 g·kg~(-1),通过给予水负荷模型大鼠及正常大鼠不同的药物,分别测定排尿量,并进行水负荷大鼠大鼠睾丸水通道蛋白9(AQP9)因子表达、肾组织AQP2和AQP4因子的表达试验及正常大鼠睾丸AQP9因子的表达试验。结果:综合6 h总尿量,Es A,商陆生品及不同炮制品均对水负荷大鼠表现出利尿作用;对于正常大鼠仅醋煮品表现出利尿作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中对于水负荷大鼠,AQP2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AQP4和AQP9 mRNA表达大部分无显著变化;对于正常大鼠,醋煮组AQP9 mRNA表达显著降低,其余各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商陆对于水负荷大鼠表现出利尿作用,但对正常大鼠利尿作用不明显;商陆的利尿作用可能与AQP2和AQP9 mRNA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病变所致的出血.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临床表现有呕血、黑便、血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综合运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分析(PCA)对款冬花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10个产地款冬花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0.03%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CA及PCA综合探索款冬花不同炮制品的质量及成分变化规律。结果:建立了不同炮制品的HPLC共有模式,款冬花生品、蜜炙品、甘草炙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867~0.991,0.785~0.979,0.785~0.980。CA将不同炮制品均分为4类,与相似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不同产地间款冬花炮制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稳定性。PCA筛选出方差累计值达74.230%的2个主成分,并得到与之相关的成分群,不同产地炮制品的综合得分情况表明该成分群在生品、蜜炙品及甘草炙品中稳定存在。结论:指纹图谱技术结合相似度评价,CA,PCA能对款冬花炮制品的质量进行系统评价,可为其他中药炮制品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有关熟地黄近十余年炮制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熟地黄炮制过程中主要 化学指标性成份的动态变化,四种炮制品(清蒸、酒蒸、酒炖、古法(九蒸九曝))的客观化表达以及熟地黄经炮制 后药理作用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尽管目前熟地黄不同炮制品炮制终点的客观化表达方法很多,但其 炮制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要进行标准化统一以及采用新的研究思路进行创新性研究 。  相似文献   
10.
我院周边小工厂多,工人租房条件简陋,冬季取暖以煤炉为主,故急诊收入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较多.本文总结2005年11月至 2008年4月间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27例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急性患者,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8-60岁.全部患者均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其中伴呕吐15例,烦躁6例,伴口唇樱红色8例,短暂性意识丧失 6例,伴心电图异常4例.全部患者均否认服药史及饮酒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