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1.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明确冠心病中医痰瘀互结证的辨证依据。[方法]在课题前期循证医学文献系统评价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修正,初步拟定《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共计88位专家参与。第1轮与第2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及每位专家对各个问题的应答率,均为100%。[结果]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的总信度为0.589 0,效度为71.724%,提示所拟定的专家咨询问卷稳定性及有效性尚可。对两轮咨询问卷条目的重要性、集中度、变异度及其排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的关键条目为胸闷、胸痛,苔腻,舌质暗(黯)紫,重要条目为舌有瘀斑、瘀点,肢体困重,唇青紫,备选条为脉弦涩,面色晦暗,体胖。[结论]该研究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的结果可作为临床辨证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明确冠心病中医痰瘀互结证的辨证依据。[方法]在课题前期循证医学文献系统评价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修正,初步拟定《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共计88位专家参与。第1轮与第2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及每位专家对各个问题的应答率,均为100%。[结果]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的总信度为0.589 0,效度为71.724%,提示所拟定的专家咨询问卷稳定性及有效性尚可。对两轮咨询问卷条目的重要性、集中度、变异度及其排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的关键条目为胸闷、胸痛,苔腻,舌质暗(黯)紫,重要条目为舌有瘀斑、瘀点,肢体困重,唇青紫,备选条为脉弦涩,面色晦暗,体胖。[结论]该研究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的结果可作为临床辨证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各大症状进行重要程度评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3轮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计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各诊断要素的权重系数。[结果] 3轮咨询共回收有效问卷81份,第一轮回收3份问卷,第二轮回收19份问卷,第三轮回收59份问卷,回收率为100%。经统计,一级指标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临床症状、舌象、脉象。二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胸闷胸痛、舌质紫暗、苔腻、舌有瘀斑瘀点、脉弦滑、舌下络脉青紫、脉弦涩、体胖、唇青紫、面色晦暗、口黏、肢体困重。[结论]以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为范例,探索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证候辨证依据的权重,为进一步研究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宏观诊断标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文献系统评价方法评价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的规律。[方法]制定合格检索策略,全面收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相关文献,从中西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名称、临床症状、舌象、脉象进行归类分析,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降维处理,提练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核心辨证依据。[结果]共检索文献1 540篇,相关专著136本,最后共有合格研究文献89篇,专著67本。综合文献系统评价、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得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胸闷胸痛,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脘痞满,恶心欲呕,面色晦暗,唇甲青紫,口黏,肢体困重,有痰,舌质暗,舌有瘀斑、斑点,苔腻,白腻苔,脉弦,脉滑。[结论]本研究结果中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舌象、脉象与相关文献一致,临床症状覆盖了文献相关诊断标准的内容,提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候较复杂,兼证较多,可兼气滞、气虚、阳虚、气阴两虚,也可寒化和热化,但这一结果还需临床实践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围绕什么是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究关键环节?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平台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量表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究关键环节主要体现在:(1)量表条目池建立方法:大致有文献分析、临床观察与专家咨询,这些方法单独使用或者结合起来。(2)条目筛选:①客观筛选方法主要是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包括频数分布法、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区分度法等;②主观筛选方法主要采用专家咨询法,评价指标有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协调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3)对信度和效度评价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与建立中医证候诊断量表,课题组依托973计划项目基金的资助,以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诊断量表的可行性,初步证实:文献系统评价和临床调查是中医证候诊断量表本底资料的重要来源,德尔菲法是筛选中医证候诊断量表条目达成共识的有效方法,层次分析法定权重能实现中医证候量化诊断的目标,采用诊断性试验设计的敏感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的面积来评价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的效能,后续研究,证明了这些技术和方法是可行性的,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各大症状进行重要程度评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3轮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计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各诊断要素的权重系数。[结果]3轮咨询共回收有效问卷81份,第一轮回收3份问卷,第二轮回收19份问卷,第三轮回收59份问卷,回收率为100%。经统计,一级指标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临床症状、舌象、脉象。二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胸闷胸痛、舌质紫暗、苔腻、舌有瘀斑瘀点、脉弦滑、舌下络脉青紫、脉弦涩、体胖、唇青紫、面色晦暗、口黏、肢体困重。[结论]以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为范例,探索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证候辨证依据的权重,为进一步研究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宏观诊断标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文献系统评价方法评价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的规律。[方法]制定合格检索策略,全面收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相关文献,从中西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名称、临床症状、舌象、脉象进行归类分析,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降维处理,提练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核心辨证依据。[结果]共检索文献1 540篇,相关专著136本,最后共有合格研究文献89篇,专著67本。综合文献系统评价、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得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胸闷胸痛,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脘痞满,恶心欲呕,面色晦暗,唇甲青紫,口黏,肢体困重,有痰,舌质暗,舌有瘀斑、斑点,苔腻,白腻苔,脉弦,脉滑。[结论]本研究结果中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舌象、脉象与相关文献一致,临床症状覆盖了文献相关诊断标准的内容,提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候较复杂,兼证较多,可兼气滞、气虚、阳虚、气阴两虚,也可寒化和热化,但这一结果还需临床实践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挖掘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阴虚证临床核心症状及方药,为中医临床辨证及治疗SLE阴虚证提供参考。方法: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通过临床回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病案室322例SLE患者病历以及计算机检索筛选出的134篇中医药治疗SLE的文献,对SLE阴虚证中医临床的症状、用药进行复杂网络构建,计算网络的拓扑性质参数,分析SLE阴虚证中医临床核心症状、方药、配伍规律和组方特点。结果: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得出,本研究中治疗SLE阴虚证的核心中药主要有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知母、黄芩、青蒿清热,山萸肉收涩,秦艽祛风湿热,鳖甲、女贞子补阴,白芍补血,茯苓、泽泻、薏苡仁利水消肿,山药、甘草片补气,制半夏化痰;核心处方为青蒿鳖甲汤、六味地黄丸;核心症状有疲乏、眠差、纳差、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头晕、皮疹、皮肤红斑、面部鲜红蝶形红斑、斑疹暗红、脱发、腰膝酸软、关节痛、肌肉痛、耳鸣、口干、咽痛、舌红、苔少、脉细数。核心症状与证候诊断标准进行比较,有新的临床常见症状出现,即眠差、纳差、面部鲜红蝶形红斑、斑疹暗红。结论:SLE以阴虚血热为主要病机,治疗应养阴生津、清热凉血、清虚热,本文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对计算机文献检索及临床病历回顾性研究探讨SLE阴虚证中医临床的症方药规律得出结论与临床基本一致,可为SLE阴虚证中医临床辨证治疗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无合并疾病四诊分布特征及证候要素,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本底资料。方法: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多中心观察了1158例,其中无合并疾病患者117例(10.10%),有合并疾病患者1041例(89.90%),采用描述性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无合并疾病患者的四诊分布特征及证候要素。结果:①频数分析:频率分布超过20%的症状,其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胸闷,胸痛,舌质紫黯,舌下脉络青紫,面色晦黯,生瘀点瘀斑,身重,疲乏,脉滑,口唇青紫等34个症状;②因子分析:证候要素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痰湿血瘀气虚气滞阴虚、火热气虚痰湿气虚血瘀。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无合并疾病时四诊分布特征常见10个表现为:胸闷,胸痛,舌质紫黯,舌下脉络青紫,面色晦黯,生瘀点瘀斑,身重,疲乏,脉滑,口唇青紫,证候要素归纳为痰湿,痰湿血瘀,气虚,气滞阴虚,火热,气虚痰湿,气虚血瘀,为临床辨证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