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单纯性血尿是指仅出现尿红细胞数目增多,但无任何症状,且相关检查无异常(如蛋白尿、肾功能异常、高血压等)的一类肾脏疾病,既往又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单纯性血尿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甚至最终可进展为肾衰竭。何泽云系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治疗Ig 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和六味地黄汤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脂多糖(LPS)+四氯化碳(CCl4)方法建立实验性Ig AN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予以相应药物灌胃4周,正常组予等体积0.9%Na Cl溶液灌胃。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检测血肌酐及尿素氮的含量;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24 h尿蛋白明显升高、IL-6和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根藤组和六味地黄汤组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IL-6和TNF-α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肾功能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组及六味地黄汤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六味地黄汤抑制IL-6和TNF-α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Ig A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怡肾丸对慢性肾衰竭(CKD2~4期)临床治疗的回顾性研究,评价怡肾丸治疗慢性肾衰竭(CKD2~4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2012年6月~2014年3月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及门诊接受怡肾丸治疗的慢性肾衰竭(CKD2~4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怡肾丸组与对照组治疗慢性肾衰竭(CKD2~4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指标及安全性。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西医疗效评定、肾功能及血红蛋白的影响比较中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分别组间比较中,发现怡肾丸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西医疗效、肾功能及血红蛋白的影响中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怡肾丸可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CKD3~4期)进展,同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西医学以局部形而上为治疗原则,中医学以整体形而下为治疗特点。我们从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黑地黄丸到黑地丸治疗肾虚疾病的化裁演变来探讨中西医结合下中医治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区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组4组,模型组和参麦组组内又分为1、3、5、7天共4个时间点,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胶原酶VII造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病理体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肿周围区HIF1-α的表达,以及参麦注射液治疗后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参麦组大鼠神经病理体征减轻明显(P<0.0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神经细胞无HIF1-α表达,而模型组血肿周围区HIF1-α的表达1天时增多,3天时达到高峰,5天时表达下降,至7天时仍有少量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参麦组各时间点的HIF1-α表达要少,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促进血肿吸收、抑制血肿周围区HIF1-α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泽云  齐亮 《光明中医》2008,23(12):1918-1921
阐述对大黄(廑)虫丸制方特点及对"缓中补虚"的理解,分析肾病综合征出现水肿难消、尿蛋白难降、难治愈的原因以及大黄(廑)虫丸的药理特点,提出大黄座虫丸具有消除水肿、降低尿蛋白及改善免疫失衡状态等作用,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大鼠5/6肾切除肾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模型及细胞立体形态学技术,观察大鼠残肾肾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六味地黄丸具有降低5/6肾切除大鼠BUN、肌酐水平及提高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形态学研究显示,造模8周时六味组残肾肾小球的体积较大,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轻;细胞形态学研究显示,六味组肾小球的面数密度NA参数小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改善5/6肾切除大鼠残肾肾功能的作用,其改善残肾肾功能的作用与六味地黄丸提高肾小球的体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怡肾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4例病人按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低盐低磷优质蛋白饮食、护肾、排毒、降压、纠酸、纠正贫血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怡肾汤.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尿蛋白定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BUN、SCr、Ccr值、尿蛋白定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怡肾汤能有效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延缓肾衰竭进程.  相似文献   
9.
参麦注射液对腹腔局部防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观察了参麦注射液对5/6肾切除大鼠腹膜透析过程中腹腔局部防御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将参麦注射液加入到腹透液中可显著增加大鼠腹腔中的C3和IgG含量;对腹腔中的巨噬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但用药后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有一定增加趋势,并能减轻腹膜间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怡肾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残肾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8)、模型组(n=32)及怡肾汤治疗组(n=32),各组内再随机分为8周、7周、6周、5周4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术后1d即给于模型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怡肾汤治疗组予以大鼠怡肾汤灌胃[0.3g/(100g·d)],每天1次,于术后第5、6、7、8周4个时间点分别分批处死大鼠;正常组予以自由饮食、饮水,于喂养5周、6周、7周、8周时分批处死。用PAS染色观察大鼠残肾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示:模型组中肾小球内细胞数目增多明显,基质增多,有新月体形成。系膜区增宽染色深,毛细血管开放不良甚至闭塞,肾小囊囊壁增厚。治疗组细胞增生明显轻于模型组,毛细血管开放较好,肾小管结构基本正常。血液生化检查表明血清BUN、Cr明显上升,但治疗组升高程度不如模型组。结论怡肾汤可减轻肾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增生,达到延缓肾小球硬化进程和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