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氟18-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SPECT/CT)与GE 64排CT异机融合前后图像质量,探讨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简称异机融合)诊断结直肠癌及TNM分期的优势。方法 3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18F-FDG SPECT/CT和异机64排CT检查,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完成18F-FDG SPECT图像分别与同机低能量CT及异机64排CT图像融合。36例患者中,共65枚病灶,其中原发灶36枚,淋巴结转移灶19枚,远处转移灶10枚,并依此分为三组;分别对三组同机融合及异机融合图像中病灶边界是否清晰、与邻近脏器关系是否清晰、是否有伪影进行主观评分,同机融合及异机融合图像质量得分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 三组图像质量得分异机融合均高于同机融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03和-3.858和-2.844,均P<0.01)。结论 结直肠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远处转移灶异机融合图像均优于同机融合图像,异机融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2001年~2004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伤寒,使多数病人高热得到控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明确的循证学依据,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NINDS)、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ECASS)及中国2014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相关指南均加以推荐使用.rt-PA静脉溶栓后部分类型颅内出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患者的死亡及伤残率,是阻碍静脉溶栓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rt-PA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分类、rt-PA药理作用、不同类型出血转化发病机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肠吸收液-体外活性相结合,并利用拆方重组法研究脑心通胶囊中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单味或多味中药。方法:应用外翻肠囊法制备肠吸收液,同时拆方或构建重组方,生化试剂盒结合酶标仪检测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寻找脑心通胶囊组方中抗氧化作用的单味或多味中药。结果:丹参、黄芪和赤芍的抗氧化作用显著高于脑心通胶囊组,将此三味药组合成三味复方,同时从全方中去除上述三味药,重组成去三味复方,均按原方配比组合,制备肠吸收液,结果显示,三味复方组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而去三味组方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当单味药的质量浓度在单味药组、三味复方组及脑心通胶囊组中的质量浓度相同时,三味复方组活性显著低于脑心通胶囊组,与三味药单独作用比较,也明显下降。结论:黄芪、丹参和赤芍是脑心通胶囊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但脑心通胶囊抗氧化作用仍是全方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经病理证实的110例乳腺叶状肿瘤和102例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X线和超声特征。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最大径(2.71±1.44)cm,叶状肿瘤最大径(4.61±3.3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良性与恶性叶状肿瘤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X线检查发现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在形状、边界、密度及内部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发现两者形状、边界、内部囊变、后方回声及血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性、交界性与恶性叶状肿瘤中,肿块内部是否囊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综合分析乳腺X线、超声及临床特点可以初步鉴别乳腺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当肿块最大径>3.0 cm,呈分叶状高密度、伴有内部囊变、血流信号较丰富时提示叶状肿瘤。  相似文献   
6.
乳腺腺体结构扭曲(AD)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征象之一,但有较高的漏诊率及假阳性率。近年人工智能(AI)对医学影像处理和特征提取能力不断提升,辅助检出AD的敏感度及准确度不断提高。在临床上,乳腺影像中AI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乳腺X线摄影。就基于乳腺X线摄影的机器学习(ML)及深度学习(DL)技术在AD检出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FFDM)联合乳腺超声( BUS)对老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07例老年乳腺癌以及27例乳腺良性病变(≥60岁),术前均行FFDM以及BUS检查。回顾性总结其影像表现,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对比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诊断老年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等。结果老年乳腺癌以非特殊型浸润性癌Ⅱ级为主(64/107,59.8%),肿块常见(83/107),钙化出现率较低(21/107)。 FFDM诊断老年乳腺癌的敏感度91.6%、特异度70.4%、准确率87.3%,BUS检查的诊断敏感度81.3%、特异度77.8%、准确率80.6%, FFDM联合BUS检查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依次为95.3%、85.2%、93.3%,单独应用FFDM或BUS检查诊断老年乳腺癌的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810、0.795,联合应用FFDM与BUS检查诊断老年乳腺癌的ROC曲线AUC值最高,约为0.903。结论老年乳腺癌以肿块型常见,病理以非特殊型浸润性癌Ⅱ级为主。 FFDM联合BUS检查对老年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的FFDM或BUS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疏风解毒胶囊肠吸收液对LPS诱导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法制备不同浓度的疏风解毒胶囊肠吸收液,1μg·m L-1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制备炎症模型,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细胞因子在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表达的具体水平。结果:含疏风解毒胶囊肠吸收液能降低IL-1α、IL-1β、IL-2、IL-4、IL-10、IL-12(p70)、IL-13、IL-17、G-CSF、GM-CSF、IFN-γ、KC、TNF-α13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且与雷公藤内酯醇组效果相当。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抗炎作用的机制与抑制上述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踝关节骨性结构(包括胫骨远端、腓骨远端及距骨)骨肿瘤的临床及X线特征建立评分模型,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14例踝关节骨性结构骨肿瘤患者的临床与X线征象,纳入25个特征,临床9个 、X线16个 ,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相关性高的征象,构建简易评分模型评价肿瘤良恶性,并利用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4.545)、病理性骨折(OR=2.567)、骨膜反应(OR=4.675)及软组织肿块(OR=8.148)为危险因素,长横径之比(OR=0.126)、硬化边(OR<0.001)、边缘(OR=0.074)及病灶主体(OR=0.070)为保护因素。建立简易评分模型:评分=(长横比+硬化边+边缘+病灶主体)-(年龄+病理骨折+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以上各因素每存在一个累加1分,若无则为0分。此简易评分模型AUC为0.897(P<0.001),良恶性临界值为1.5分,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74.7%。结论 踝关节简易评分系统有助于影像医师对踝关节骨性结构骨肿瘤定性诊断,可提高诊断效率并提供肿瘤良恶性鉴别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出一种计算胸部数字断层融合(DTS)辐射剂量的简单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比较DTS与胸部数字X线摄影(DR)、双能量减影(DES)、低剂量CT(LDCT)、常规CT的辐射剂量。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DTS检查,基于曝光参数提出及验证一种计算空气比释动能和剂量面积乘积的简单方法和校正因子。另收集接受DR、DES、LDCT和CT检查患者各30例,比较5种成像方式的有效剂量。结果空气比释动能和剂量面积乘积的校正因子分别为0.97和0.93,两参数预测值与实际值间的相对偏差为(0.5±0.4)%和(0.3±0.3)%。胸部DR、DES、DTS、LDCT、CT的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148.09,P0.01),且除胸部DR与D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成像方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文所提出的预测DTS辐射剂量的简单计算方法,不需对每张断层图像的剂量进行叠加。相比于LDCT和CT,DTS具有低剂量优势;相比于DR和DES,DTS可通过三维成像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