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雷公藤红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迁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将0,0.25,0.5,1,2,4μmol/L雷公藤红素处理Hela细胞12、24 h后,采用MTT试验考察细胞增殖情况;将0,0.25,0.5,1μmol/L雷公藤红素处理Hela细胞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迁移变化情况,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检测Pin1及Cdk2、Cdk6、Cyclin D1、Akt、P65、Jnk表达情况。结果雷公藤红素在12、24 h抑制Hela细胞增殖、迁移,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雷公藤红素可显著降低G_1期细胞比例(P0.05),升高G_2期细胞比例(P0.05),降低S期细胞比率(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雷公藤红素可增加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比例(P0.05)。雷公藤红素在mRNA、蛋白水平显著抑制Pin1及其下游Cdk2、Cdk6、Cyclin D1、Akt、P65、Jnk的表达(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可能通过下调Pin1发挥对Hela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联合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 方法收集聊城市人民医院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00例,纳入标准:Kellgren-Lawrence分级1~3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排除标准:Kellgren-Lawrence分级4级骨关节炎患者及炎症性关节炎患者等。根据电脑产生的伪随机数字,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注射组(PRP+MSC)、单纯PRP注射组(PRP组)、单纯脐带MSC注射组(MSC组)、玻璃酸钠(SH)注射组(SH组),每组各50例。PRP + MSC组关节腔内注射5 ml富血小板血浆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混合液;PRP组关节腔内注射5 ml富血小板血浆;MSC组关节腔内注射5 m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SH组关节腔内注射2.5 ml的SH及曲安奈德注射液。分别在治疗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通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AKS )评价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利用MRI的T2 Map序列评价治疗前后关节软骨的变化情况。患者年龄、病程、VAS评分、AKS评分、细胞因子含量等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患者性别比例、病情程度等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200例患者中,175例完成随访,PRP + MSC组45例,PRP组44例,MSC组43例,SH组43例。4组患者治疗前VAS、AKS及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个月,4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AKS评分较前升高,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6.45,P <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个月后,SH组VAS、AKS趋向于治疗前状态,其余3组未见反弹,PRP + MSC联合注射组优于单纯PRP与MSC治疗组,4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7.84/4.35,P <0.01)。治疗后3周,SH组关节液中细胞因子未见明显改变,PRP + MSC组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变化水平高于单纯PRP与MS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39.21,P <0.01)。治疗后6个月,MRI的T2Map序列显示PRP+MSC组、PRP组、MSC组、SH组的平均软骨T2值分别为(54.07±2.64)ms、(56.59±1.40)ms、(56.40±1.57)ms、(57.98±1.95)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63,P<0.05)。 结论关节腔内联合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明显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时机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Ⅰ B2~ⅡA期宫颈癌患者167例,所有患者均行“PiverⅢ型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进行化疗,根据患者术后至化疗时间,将分为早期化疗组(术后至化疗时间≤3周)和晚期化疗组(术后至化疗时间>3周),其中早期化疗组89例,晚期化疗组78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无进展生存期、复发率、病死率、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结果 与晚期化疗组相比,早期化疗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降低(12.36%vs 24.36%,P<0.05);术后1年SF-36明显提高[(76.82±8.57)vs (70.75±9.12),P<0.05];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 B2~ⅡA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期化疗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142例,根据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48 h)和晚期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48 h)。主要观察指标为入院后院内死亡率、住院时间、颅内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肺炎、总感染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结果:与晚期肠内营养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率显著降低(2.47%vs.12.90%,P=0.036);总感染率显著降低(7.41%vs.37.10%,P=0.000);住院时间显著缩短[(28.85±8.49)vs.(35.83±11.82)]d,P=0.018)。两组患者颅内感染、肺炎与败血症发生率、死亡率和入院30 d时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感染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紫草抗胚胎植入作用与粘蛋白1(muc1)在小鼠子宫内膜表达的关系。方法 将受精后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灌服不同浓度剂量的紫草浸液,对照组包括灌服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在小鼠交配后第4天晚取出Y型子宫,一侧子宫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和muc1蛋白表达情况;另一侧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muc1蛋白的表达量测定分析;在合笼交配后的第8天观察小鼠胚胎植入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宫腔变大;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子宫内膜细胞muc1表达量逐渐增多,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各实验组的胚胎植入率与对照组的胚胎植入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 紫草能阻止子宫内膜muc1蛋白表达的消失从而阻止胚胎着床,具有抗早孕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续性收集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6例,术中取肿瘤标本,检测肿瘤组织中TIDC和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其他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TIDC数密度显著降低[(10.58±3.18)比(18.93±3.26),t=18.877,P=0.000];VEGF阳性率显著增高(43.45%比11.32%,χ2=26.131,P=0.000);MHC-Ⅱ阳性DC显著降低[(6.48±1.04)%比(12.57±2.57)%,t=22.615,P=0.000];CD54阳性DC显著降低[(7.12±1.59)%比(12.81±2.81)%,t=18.144,P=0.000].与TNM分期为Ⅰ或Ⅱ期的患者相比,Ⅲ或Ⅳ期患者TIDC数密度显著降低[(9.51±2.88)比(11.82±3.58),t=3.680,P=0.000];VEGF阳性率显著增加(61.40%比20.41%,χ2=18.126,P=0.000);MHC-Ⅱ阳性DC显著降低[(7.83±1.05)%比(5.32±0.91)%,t=13.186,P=0.000];CD54阳性DC显著降低[(6.26±1.01)%比(8.12±1.72)%,t=6.900,P=0.000].与肿瘤细胞为高分化的患者相比,中低分化的患者TIDC数密度显著降低[(9.58±2.58)比(12.37±3.13),t=4.941,P=0.000];MHC-Ⅱ阳性DC显著降低[(6.01±1.09)%比(7.32±0.93)%,t=6.244,P=0.000];CD54阳性DC显著降低[(6.66±1.68)%比(7.94±1.58)%,t=3.842,P=0.000].结论 TIDC在肿瘤组织中低表达,且多为不成熟的调节性DC细胞,VEGF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均与患者临床预后恶化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