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目的:评价青木香的毒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长期给予不同组大鼠2.5 g.kg-1的青木香、2.5 g.kg-1的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和2.5 g.kg-1的冠心苏合丸(不含青木香),检测各组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等指标,并对肾脏、肝脏、胃和膀胱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青木香和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组PT,ALT,AST,ALB,ALP,Crea和BUN等指标均发生显著性改变,病理检查发现肝、肾均有坏死现象,胃和膀胱均发生癌变。结论:青木香和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具有强烈的毒性,均能损害大鼠的肾脏和肝脏,并引起胃和膀胱的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高纯度的银杏原花青素,为系统研究银杏来源的原花青素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NP-HPLC方法指导大孔树脂及聚酰胺树脂的纯化工艺,分析并定量所得原花青素提取物中黄酮杂质的组成及含量,用DPPH法比较银杏和葡萄籽来源的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制备得到的银杏原花青素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90%,黄酮杂质含量仅为3.44%,DPPH清除率IC50为22.87 μg·mL-1,葡萄籽原花青素IC50为36.99 μg·mL-1。结论 本研究工艺可制备获得高纯度的银杏原花青素,其抗氧化活性较葡萄籽原花青素更强。  相似文献   
3.
HPLC-ELSD测定银杏叶多糖组成及单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多糖组成及单糖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Carbohydrate色谱柱(250?mm×4.6 mm,5 μm),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 ℃。结果 色谱峰分离良好,鼠李糖在4.160~20.80 μg、阿拉伯糖在8.040~40.20 μg、果糖在4.096~20.48 μg、甘露糖在4.000~20.00 μg、葡萄糖在8.152~ 40.76?μg、半乳糖在3.960~19.80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鼠李糖为99.6%、阿拉伯糖为100.9%、果糖为99.7%、甘露糖为99.1%、葡萄糖为98.8%、半乳糖为100.1%。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稳定可行,可用于银杏叶中多糖成分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青木香与其替代药材土木香对大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青木香和土木香的毒性,为临床土木香替代青木香提供实验数据。方法:灌胃给予大鼠2.5 g·kg-1的青木香或2.5 g·kg-1的土木香,共6个月,停药恢复1个月。分别于药后第3,6个月和停药后1个月,测定大鼠的血液学、血生化等指标,并对肾脏、肝脏、胃和膀胱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青木香组大鼠肾脏出现严重的肾小管萎缩、坏死,尿素氮在3,6个月以及恢复期时分别达到9.17,12.69, 14.71 mmol·L-1,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值在恢复期时高达31.85 U·L-1,病理检查发现肝、肾均有坏死现象,胃和膀胱均发生癌变。而同剂量土木香组大鼠的血液生化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变,组织器官也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结论:青木香具有强烈的毒性,能损害大鼠的肾脏和肝脏,并引起胃和膀胱的肿瘤,不能在临床上继续使用;土木香在本试验中末显示有明显的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5.
马兜铃酸细胞分子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马兜铃酸属于硝基菲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马兜铃属中药中,具有肾毒性和潜在的致癌作用。马兜铃酸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及凋亡;促进细胞周期加速,而导致泌尿道上皮异常增殖;经还原代谢,并与DNA形成加合物,使ras基因和p53基因突变,进而诱发癌变。本文对马兜铃酸的细胞分子毒性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可能的减毒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黄芩花中2种指标成分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控制其质量。方法 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收集不同时期(初花期、盛花期、凋花期)黄芩花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野黄芩苷和黄芩苷含量。结果 黄芩花中,野黄芩苷平均含量为1.690%,黄芩苷平均含量为0.306%;8月中旬盛花期时,2种指标成分含量最高,分别为1.857%,0.360%。结论 本法测定黄芩花中野黄芩苷和黄芩苷的含量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黄芩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渣中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从银杏叶渣中提取多糖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苯酚-硫酸法检测,经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所得银杏多糖进行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试验。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提取时间2h,提取2次,醇沉浓度90%,醇沉1h。银杏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论 该工艺简便可行,稳定可靠,适于工业生产,所得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银杏叶片剂中5种小分子有机酸[莽草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6-羟基犬尿喹啉酸(6-HKA)、对羟基苯甲酸]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_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5 min,3.5%B;25~26 min,3.5%B→70%B;26~35 min,70%B;35~36 min,70%B→3.5%B;36~60 min,3.5%B),流速1 mL·min^(-1),波长切换测定(0~6 min:215 nm,检测莽草酸、没食子酸;6~60 min:254 nm,检测原儿茶酸、6-HKA、对羟基苯甲酸),柱温30℃。以原儿茶酸为内参物,分别建立莽草酸、没食子酸、6-HKA、对羟基苯甲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对相对校正因子进行重现性考察;采用外标法测定原儿茶酸的含量,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他4种小分子有机酸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15批银杏叶片剂中5种小分子有机酸含量,比较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莽草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6-HKA、对羟基苯甲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3.9~1 097.5、13.2~330.0、141.6~3 540.0、11.3~282.5、12.9~322.5 ng;在以上线性范围内,原儿茶酸与莽草酸、没食子酸、6-HKA、对羟基苯甲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147 4、0.416 8、0.504 3、0.552 2;且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重现性良好。15批银杏叶片剂中5种小分子有机酸含量的计算值(莽草酸0.11%~1.01%,没食子酸0.13%~0.26%,6-HKA 0.15%~0.32%,对羟基苯甲酸0.07%~0.18%)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文方法可用于银杏叶片剂中小分子有机酸莽草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6-羟基犬尿喹啉酸(6-HKA)、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银杏叶制剂中6-羟基犬尿喹啉酸(6-HKA)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XDB-C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1%磷酸-乙腈-甲醇(94∶5∶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制剂样品经粉碎后,用50%甲醇溶解,过滤后进样测定。结果 6-HKA在5.025~100.5 μg·mL-1内线性良好,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86%。6批银杏叶片剂中6-HKA的含量为0.22%~0.35%。结论 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陈艳  邹文静  王盛丰  乔洪翔 《中成药》2014,(6):1124-1128
目的研究姜黄素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作用。方法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分组诱导培养14 d:1组(空白对照组),2组(10 ng/m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3组(10 ng/mL FGF-4+20 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4组(10 ng/mL FGF-4+5μmol/L姜黄素),5组(20μmol/L姜黄素)。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利用western-blotting分析肝特异性蛋白HNF-3β的表达。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面抗原CD34、CD14、CD45阴性表达,CD44、CD73、CD90表达阳性;药物诱导后光镜下观察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由梭形渐变成圆形肝细胞;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肝特异性蛋白HNF-3β。结论姜黄素具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