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易发于免疫功能低下儿童,传染性极强,可致大流行。自2003年以来我科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西米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茵陈蒿冲剂联合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茵陈蒿冲剂治疗,试验组采用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联合茵陈蒿冲剂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黄疸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每天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陈蒿冲剂联合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经济、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持续时间,从而预防高胆血红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易发于免疫功能低下儿童,传染性极强,可致大流行.自2003年以来我科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西米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仙人掌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48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及仙人掌外敷,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静滴,5~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4%,高于对照组的70.00%。结论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仙人掌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为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临床症状以喘憋为主,引起继发喘息的几率较高[1].2006年9月-2008年3月,我们在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辅助治疗毛支患儿105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郧西县人民医院接诊的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患儿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根据其肾功能损害采取对症处理,而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 d、7 d时血尿素氮(BUN)与血肌酐(Cr)水平,同时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包括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心功能损害、胃肠功能损害及肾功能损害在内的脏器损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27/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治疗后3 d、7 d时Cr与BUN水平皆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在治疗后7 d时呈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儿改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各个脏器损害发生率上皆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胃肠功能与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总有效率较高,并能明显减少胃肠、肾等脏器的损害,改善患儿Cr与BUN水平,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经济水平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人们思想观念、健康观念以及对健康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也是现在各大医院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的因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健康教育就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患者在住院期间重点在于治病,出院后就在于防病.我科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11-2010-11收治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62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暖箱保暖,维持血糖、血压、酸碱平衡稳定,保证气道通畅,生命体征监测,静脉营养,维生素C,ATP等支持对症基本治疗.对照组使用氨茶碱,首剂5mg/kg,0.5h内静脉滴入,12 h后予维持量2 mg/kg,每12 h一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mg/(kg·次),每8h一次静脉泵入,与氨茶碱交替使用,两组治疗至呼吸暂停消失后减停.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62.5%),有效9例(28.1%),无效3例(9.4%),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显效13例(43.3%),有效7例(23.3%),无效10例(33.3%),总有效率66.6%.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P<0.05).结论 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应用优于氨茶碱单独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且用药安全性高,加上纳洛酮价格低廉,配制简便,故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传染性较强,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措施主要是抗病毒、对症、防止严重并发症。我院应用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8年4月-2009年4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42例,均24 h内发病,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男82例,女60例,其中1~6月11例,6月~1岁53例,1~3岁68例,3岁以上15例。患儿随机分为喜炎平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2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喜炎平组给予喜炎平(江西青峰制药厂,批准文号:Z20026249)5~10 mg/(kg·d)+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10~15 mg/(kg·d)+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 d。2结果喜炎平组有效67例,无效5例,有效率93·1%;对照组有效56例,无效17例,有效率80·0%;2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儿无一例出现药物性皮炎、荨麻疹、末梢神经炎、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3讨论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4~9月份多见。该病是由肠道病毒...  相似文献   
10.
彭磊  乐功芳  陈绪萍 《河北医药》2016,(8):1167-1169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8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疗法,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疗法,并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显效率42 V.22%、有效率51.11%、总有效率93.33%均有所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05,1.27;P >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SaO2和PaO2水平均明显提高, PaCO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43.30,71.28,12.20;49.44,67.03,9.30;P <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49,1.83;0.11,0.39;0.70,0.81;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氧疗时间(132.16±13.92)h、呼吸机使用时间(60.88±8.47)h、住院时间(14.74±2.18)d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4.55,4.34,4.55,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67%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 P <0.01);张力性气胸2.22%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 P <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但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方面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疗法则更具优势,适宜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