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诊治SARS的过程,彰显出中医学察同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决定并影响着中医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等特点,至今潜在地左右着中医学的思维与研究方式。中西医学的差异来自于东西方传统科学察同察异的本质差异。察同察异间的互补,才是真正智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均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文章通过对耗散结构理论的把握,提出中西医结合教学要以开放系统作为基本出发点,以远离平衡态来增加教学的活力,以非线性作用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托,以涨落来触发教学的突破.从而使中西医结合教学形成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3.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看中医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中医特色?一般而论,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常被认为是中医的两大特色[1];也有人认为辨证论治是一个,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学说各为半个[2];还有人提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属于"生物一社会一心理"综合型医学模式,即是中医特色[3];甚至有人把中医的综合性、实践性等都看作是中医特色[4];也有人对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特色性尚存质疑[1、3、5],这表明对中医特色的认识不尽一致也并不完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