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糖尿病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冠脉造影定量分析方法探讨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统计分析251例经冠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造影资料 ,计算冠脉造影积分 ,并按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结果 :非糖尿病组205例 ,平均(59.60±12.55)岁 ;糖尿病组46例 ,平均(62.02±8.22)岁。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有较高的冠脉积分(coronaryscore)、范围积分(extentscore)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级别的总积分 (totalscore)和粥样硬化积分(atheroscleroticscore)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与非糖尿病组接近。结论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血管狭窄的程度重、广泛且弥漫。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住院治疗状况,方法收集2001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因急性STEMI住院的患者病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住院早期再灌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情况,结果共调查STEMI患者773例,其中男性555例,占71,80%,女性218例,占28,20%;年龄中位数为66,0岁,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1,0 d;从发病到进入病房时间呈非正态分布,中位数为210 min;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从进入病房到开始溶栓治疗时间中位数为60min;接受直接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从进入病房到球囊打开时间中位数为100 min,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男性、相对年轻者(年龄<65岁)以及享有医疗保险的患者较多选择介入治疗,而女性、高龄患者(年龄≥65岁)以及无医疗保险者较多倾向于保守治疗或溶栓治疗,结论STEMI患者早期住院治疗状况优于此前的调查结果,但与2004年ACC/AHA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4.
5.
正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系统由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构成,是心肌组织细胞发生营养交换的场所,其结构、功能的正常是心脏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保证。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是指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力异常,导致不能以心外膜冠脉病变解释的心肌灌注受损和/或心肌缺血。约10%的男性患者和25%的女性患者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入院,而"冠脉造影正常"[1],这颠覆了既往认为未发现心外膜冠脉狭窄就等同于不存在缺血的观点,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入我院行PCI治疗的患者524例中有较完整随访资料的427例,PCI支架置入即刻在无影响血流的血栓、栓塞、夹层、痉挛情况下,冠状动脉造影前向血流TIMI≤2级为无复流,TIMI 3级为正常血流。利用Excel随机函数表,从393例急诊PCI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恢复正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为对照组。结果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34例,无复流组心肌梗死和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胰岛素水平、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总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内和院外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复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前明显减低,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前明显增大。结论无复流受既往糖尿病、胰岛素及白细胞水平的影响,可使住院期间和院外不良事件明显增加,是心肌继续缺血、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恢复障碍的预测因子,也是心肌和微血管损伤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再血管化治疗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拟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实施第一次再血管化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93例,其中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25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组)235例。根据术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将2组再分别分为抑郁组(>52分)和非抑郁组(≤52分)。分别对比CABG组和PCI组抑郁与非抑郁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进行术后发生抑郁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ABG组术后抑郁的发生率34.88%(90/258)高于PCI组22.98%(54/235)。(1)CABG组。抑郁组年龄、女性、饮酒史、既往抑郁史、术前抑郁、麻醉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高于非抑郁组;女性和术前抑郁是CABG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2)PCI组。抑郁组女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既往心肌梗死病史、介入治疗时间和支架植入数目均高于非抑郁组(均Ρ<0.05);女性、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和介入治疗时间长是PCI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CABG或PCI术后均有较高比例的抑郁发生,女性是冠心病患者再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术(PCI)后无/慢复流现象发生与炎症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6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患者,其中632例患者随访至一年,60例发生PCI术后无/慢复流现象为复流不良组;从其余的572例患者中,用Excel随机函数表随机抽取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为避免统计学偏差。结果复流不良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死亡率、心脏不良事件、糖尿病及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复流不良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P<0.01)。结论炎症反应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慢复流现象的发生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左室假腱索(LVFT)可引起功能性、喷射性杂音及室性心律失常。尤其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广泛的应用,LVFT检出率逐渐增多。本文对432例患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以探讨LVFT的走行与室早的关系和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 选1990年10月-1993年9月行24小时DCG监测、常规心电图及2DE检查的患者432例,年龄38.18±15.23岁(1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基因外显子1和内含子5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中国天津地区汉族人群血脂水平和冠心病发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370例冠心病患者和143例正常对照者SR-BⅠ基因外显子1的AluI酶切基因型及内含子5的ApaI酶切基因型,分析其与血脂水平、冠心病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中内含子5均仅发现CC基因型。SR-BⅠ外显子1等位基因G、A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988、0.012和0.997、0.003。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外显子1 Alu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冠心病组男性患者中,外显子1基因多态性变异组(GA+AA基因型亚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水平高于无变异组(GG基因型亚组)。结论 SR-BⅠ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天津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易感性及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无关,但冠心病患者SR-BⅠ基因外显子1 A等位基因可引起男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