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坤复康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TNF-α、IL-2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丁孝良  王伟卓 《陕西中医》2009,30(3):354-355
目的:探讨坤复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免疫学机理。方法:采用混合菌液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TNF-α、IL-2的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IL-2值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坤复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作用机制与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玉屏风散颗粒中黄芪甲苷和甘露醇的含量,为玉屏风散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色谱柱出自Waters公司,型号为XBridge-Amide,规格:4. 6 mm×150 mm,色谱柱填料颗粒直径3. 5μm;流动相:乙腈(A)-水溶液(B,其中含少量甲醇),流速1 mL/min;梯度洗脱流程见表1;柱温30℃;蒸发光检测器:以氮气为载气,流速202. 7 kPa,漂移管温度110℃,撞击器为"on"。常规对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方法学的严谨考察,包括专属性试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线性回归试验和加样回收试验。在高效液相色谱仪方法学严谨的前提下,对玉屏风散颗粒进行样品分析研究,并测定其中黄芪甲苷和甘露醇的含量。结果:1)专属性试验结果显示:阴性对照品溶液1在与甘露醇对照品溶液和玉屏分散供试品溶液色谱图相同时间处未见相同色谱峰;阴性对照品2在与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色谱图相同时间处未见相同色谱峰。提示甘露醇和黄芪甲苷均具有良好的专属性。2)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1. 1~5. 1 mg,其回归方程为:Y=0. 732X-4. 136(r=0. 999 7);同黄芪甲苷线性回归方法得,甘露醇在1. 967~19. 67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得到甘露醇回归方程为Y=1. 587X+4. 983(r=0. 999 6)。3)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黄芪甲苷RSD=0. 58%,甘露醇RSD=0. 36%表明高效液相仪器精密度良好。4)本研究稳定性结果显示黄芩甲苷峰面积的RSD=0. 84%,甘露醇峰面积的RSD=0. 70%,符合色谱峰相对峰面积的RSD 3%则说明稳定性良好,提示玉屏风散供试品溶液24 h内稳定性良好。5)本研究结果显示色谱峰相对峰面积RSD平均值1. 76%,各色谱峰相对峰面积的RSD 3%表示重复性良好,提示玉屏风散供试品溶液的重复性良好。6)结果显示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甘露醇对照品溶液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 608%、103. 487%,RSD分别为0. 93%、0. 47%,提示高相液相检测方法所测加样回收率结果可靠。7) 3个不同批次的玉屏风散中黄芪甲苷成分和甘露醇成分的含量未见明显差异,黄芪甲苷和甘露醇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 961 mg/g和0. 099 mg/g。结论: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良好,可作为测定玉屏风散颗粒中黄芪甲苷和甘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观察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对膝骨性关节炎血清及关节液NO及关节软骨iNOs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及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法:按照Hulth造模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造成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壮骨关节丸对照组、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治疗组,给药8周后测定血清、关节液一氧化氮(NO)含量,动物处死后对软骨及滑膜组织的匀浆进行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测定。结果:显示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治疗组关节液NO含量降低的程度与壮骨关节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软骨及滑膜组织中iNOS的含量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表明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抑制iNOS的表达,降低NO含量,减少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及抑制其分解,抑制滑膜炎症,延缓关节软骨退变,促进了关节软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富勒烯丙二酸衍生物(DMA-C60)-多西他赛为模型药物,构建光敏性脂质体,增强抗肿瘤效果。系统研究脂质体(LP)的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处方优化和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Bingle环加成反应和酯水解反应合成了DMA-C60,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表征定性;采用薄膜法制备DMA-C60-DTX脂质体;超滤离心法测量DTX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激光纳米粒度测定仪测定粒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测定脂质体外观形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LP中原料药DTX及脂质材料的晶形存在状态;采用透析袋法测量体外释放度并拟合释放模型。结果:采用FT-IR表征定性DMA-C60合成成功。最优处方得到的DMA-C60-DTX-LP,平均粒径约为170 nm,Zeta电位约为-30 mV,DTX包封率(85.76±2.60)%,DMA-C60包封率约为89%;透射电镜观察DMA-C60-DTX-LP呈类球形,粒径大小约为170 nm,分布均匀且与所测粒径大小相符;DSC显示DTX原料药几乎以无定型的状态存在于脂质内核中;DMA-C60的加入并不影响DTX的释放,60 h内累计释放百分数为80%,DTX在LP中体外释放行为可用Ritger-Peppas释放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结论:光敏性多西他赛脂质体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脂质体外观呈类球形,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七散是根据《平乐郭氏正骨八法》的记载,结合临床经验制备的一种外敷散剂,具有活血化瘀、续骨接骨、消肿止痛的功效。我院从1965年7月至1998年10月,用三七散外敷治疗骨伤病人近万例,显效快,疗效好。本文报道了该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鉴别及临床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代谢减重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工作模式,并对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临床药师参与MDT的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的218例和临床药师未参与的39例减重患者为研究对象,由药师对218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及出院后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进行药物治疗管理.于管理后第1,3,6个月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