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政治法律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对社会力量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从历史—现实的维度与合法性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基础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基础不断增强的过程。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力量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政治思路,基本解决了这个新问题,因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是革命斗争胜利的宝贵经验,但在当前也有着局限。民间组织的社会动员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有很强的互补性。利用民间组织进行社会动员是今后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一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视野看,社会民主党、共产主义性质政党以及各种执政党在处理与民间组织关系方面多采取合作方式.政党与民间组织会相互转化,即政党衰败时便转化为民间组织,而民间组织在影响增强时,有的会转化为政党,发挥政党作用.在西方国家,民间组织独立性强,影响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4.
闫东 《人大研究》2005,(7):13-16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指在党政关系的政治架构下,党运作国家政权的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和途径的总和。其中内含了党的执政方式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党政关系的政治架构问题,即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是党政合一、以党代政还是党政分工的政治架构,或者是党政职能分开的政治架构。二是党的执政机制问题,党应该以什么样的体制、机制、手段、方法、途径来运作国家政权。这两大问题紧密相联,合理、科学的党政政治架构决定党的执政机制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的实现程度。党的执政机制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会使党政关系的政治架构…  相似文献   
5.
对中共执政方式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东 《探索》2003,(4):29-32
一、对“执政方式”的界定一是从党政关系的角度界定“执政方式” ,即“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方式”、“一个政治主体(在现代主要是政党)在取得执政地位后 ,运用政权的力量来治理国家的模式”[1]、“执政党对国家政权进行领导的载体”[2]。有的学者还从世界政党比较的视角出发 ,认为执政方式是指“政党从政治共同体中获取和运用最高行政权的过程、方法和形式”[3]、“政党控制公共权力的途径、手段和方法”[4]。有的学者认为执政方式说到底就是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 [5]。为此笔者就把其界定的视角称为政党一国家分析模式。二是相对于政…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2月10日晴昨天是食用菌大棚基地建设工程进行的第五天,可难题来了——原来沟通好的场地所有者解约了。场地所有者突然告知村委会,他的老父亲不同意征地,只能解约。经向村里干部打听我才知道,这家的老爷子今年八十多岁,脾气倔、体质差,是村里有名的"矫情人",村干部平时都不敢惹他。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可谓当头一棒,直接把我"敲晕"了。地征不下来,所有工作都无法继续开展,该怎么办?想来想去,我决定去这个农户家  相似文献   
7.
培养时代新人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的,时代新人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培育时代新人应充分发挥新人主体、教师和院校的作用,通过强化社会服务与实践养成、强化教学指导与潜能激发以及注重思想引领与理论探索等方式,确保时代新人能够以最新的思想武装自己,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建设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其蕴涵的理论、思想内容对完善党的意识形态、实现党群关系和谐与党内和谐、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闫东 《桂海论丛》2004,20(6):51-53
从世界政党比较的视角看,执政党的内涵,应该是具有一般政党的功能和作用、权力有限并受制约、整合导向型和开放型的、民主政治的表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东 《岭南学刊》2005,(4):37-40
近年来,学术界对党的代表大会的内涵和存在问题,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的经验与问题,常任制常设机关与党委会、人代会的关系,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的突破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