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工业技术   3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Introduction Harmfulbacteriaexistanywhereintheworldsuchas soil,air,water,surfacesofobjectsandourskins,etc.Thenumberofbacteriumisenormous,withmanydiffer entspecies.Theyhavethreatenedthehealthofhuman beingsseriously.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and environme…  相似文献   
2.
膜萃取器设计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阐述了膜萃取的特点和基本类型;重点介绍了轴对称、纤维、片状等3种膜器的设计原理、特征以及膜过程设计.总结了膜萃取技术在金属离子分离、旋光化合物的分离、发酵萃取、医药萃取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展望了膜萃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范志康  梁淑花 《功能材料》1996,27(5):472-474
电流变流体是近年来逐渐受人们重视的一种功能材料,本文介绍其国内、外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Zhan  Choujun  Zheng  Yufan  Lai  Zhikang  Hao  Tianyong  Li  Bing 《Neural computing & applications》2021,33(10):4915-4928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 At the end of 2019, a new coronavirus (COVID-19) epidemic has triggered global public health concern. Here, a model integrating the daily intercity migration...  相似文献   
5.
Poly(4‐methyl‐1‐pentene) (PMP) hollow fibers were prepared and fabricated into gas separation or microporous membranes by the melt‐spun and cold‐stretched method. PMP resin was melt‐extruded into hollow fibers with cold air as the cooling medium. The effects of take‐up speed and thermotreatment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morphology of the fibers were investigate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SEM) photos were used to reveal the geometric structure of the section and surface of the hollow fib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original fiber had an asymmetric structure. A “sandwich” mode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formation of this special fine structure. And a series of PMP hollow‐fiber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subsequent drawing,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a “skin–core” structure on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se hollow‐fiber membranes. Asymmetric or microporous PMP hollow‐fiber membranes could be obtained by controlling posttreatment conditions. The morphology of these membran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M, and the gas (oxygen, nitrogen, and carbon dioxide) permeation properties of the membranes was measu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nealing time of the original fiber and the stretching ratio we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ulting membrane.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0: 2131–2141, 2006  相似文献   
6.
在业已确定螺旋铣孔切削参数的前提下,孔群加工路径的优劣对加工效率有较大影响。研究TSP数学模型,应用混合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孔群加工路径优化模型,获得优化的加工路径。将3种算法基本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和混合改进型遗传算法进行对比可知,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可有效缩短走刀时间。  相似文献   
7.
以下垫面覆被条件变化来表征的人类活动是水文循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对流域发电、水资源管理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右江水电站控制流域内的年降雨量以及年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在利用Arc GIS分析流域下垫面变化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多元统计模型和考虑降雨的多元统计模型对径流系数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年降雨量与年径流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对年径流影响最大的要素是年降雨量,将降雨作为自变量放入回归模型后,模型拟合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Cu-Al预合金粉末中Al内氧化工艺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淑华  徐磊  方亮  范志康 《金属学报》2004,40(3):309-313
对高能球磨制备的Cu-Al预合金粉末中Al内氧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决定临界氧分压Po2的关键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氧分压增加.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减小环境氧分压的控制难度.高能球磨制粉对Al内氧化的热力学条件影响不显著,但对动力学条件影响显著.当Al的质量分数大于0.5%时,对于不同的Al含量的Cu-Al预合金粉末应有不同的加热工艺.当工艺参数适宜时,采用Cu-Al预合金粉末可以制备出组织均匀的Al2O3/Cu复合材料,其中Al2O3颗粒粒径2—5μm,颗粒间距5—10μm.  相似文献   
9.
利用随机相变动力学理论研究运动认知的神经网络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感觉神经元集群、中间神经元集群和运动皮层神经元集群在耦合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位编码和数密度随时间的演化.探讨了神经网络在自发运动条件下以及在刺激条件下的神经网络动力学响应.通过数值模拟证实了(1)Walter J.Freeman提出的皮层动力学响应不能够编码外刺激信息的猜想;(2)串行的神经网络系统的神经编码具有节律编码的性质;(3)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中,神经抑制有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单颗CBN磨粒磨削20CrMo的微观成屑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剑武  肖清  罗红  刘智康  尹韶辉 《材料导报》2017,31(10):146-150
为研究20CrMo材料的磨削去除机理与微观成屑过程,采用Johnson-Cook模型作为20CrMo的本构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单颗CBN磨粒磨削20CrMo成屑过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该模型探究不同磨削参数下的微观成屑过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磨削速度对成屑过程中的耕犁与成屑阶段影响较大,磨削深度对滑擦与成屑阶段影响较大。设计了单颗磨粒磨削实验装置,对微观成屑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从磨痕沟槽和磨屑的整体特征来看,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都较为吻合,验证了该三维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