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63篇
工业技术   12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
本文研究了砂类型、砂率、石粉含量和抗压强度对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建立了磨损量的多因素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由于含石粉及具有更高的粗糙度和坚固性,石灰岩与辉绿岩机制砂制备的C30、C40混凝土耐磨性比河砂混凝土提高20%以上;在0.40~0.44范围内选取较低的砂率可获得较优的耐磨性;利用石粉含量为5%~11%(质量分数)的机制砂制备混凝土,石粉含量为9%时可获得最佳的混凝土耐磨性,微观分析表明此时混凝土密实度最佳;通过灰色系统理论确定了耐磨性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为:砂率R3>压碎值R2>粗糙度R1>抗压强度R5>石粉含量R4>0.6;对比验证表明提出的混凝土磨损量多因素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性混凝土的水化特性、物理力学特性及自收缩特性,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开裂机理和影响早期开裂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工程实例,借助混凝土温度和应力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分析研究了表面适度保温和水管冷却技术在高性能混凝土温控防裂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表面适度保温与水管冷却相结合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减小混凝土早期表面拉应力与后期内部拉应力,防裂效果明显,对类似的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马庙气田蓬莱镇气藏储层致密 ,孔隙结构复杂 ,非均质性强 ,单井产能低 ,研究储层特征和受控因素 ,加强储层改造方是气藏效益开发的出路。储层精细研究揭示 ,气井产能受沉积相和构造条件控制 ;高、中产井与大而厚、物性好的河口坝、河道砂坝沉积微相有关 ,纵向上具很强的层段性 ,主产层集中在Ⅳ~③、Ⅲ~③两套砂组 ,其钻探成功率分别达 82 %和 10 0 % ;平面上多分布于主体构造和东南鼻状突起 ,二者高、中产能井分别占 30 %和 70 %。在深入的地质研究和储层压裂评层选井的基础上 ,采用多层打开、分层压裂、多层合采的方法可提高气井产能 ,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压裂评层选井的综合配套技术。采用该技术优选出 19口井 ,已实施 5口井全获成功 ,气产量成倍或十几倍增加 ,其中白浅 4 5井气无阻流量高达 18× 10 4m3 /d ,白浅 38井投产 16 5d净增产值 10 0余万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的光纤压力传感器微机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是以8098单片机为核心,配上适量的外围电路所构成。该系统直接利用8098单片机芯片内的A/D模拟输入通道和脉宽调制(PWM)功能来进行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信号。该系统还方便地实现与微型打印机的联接,以便将采集的数据保存。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实时控制和测试功能较强,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溪口蓄能电站下库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44.5m,施工期间布置的原型观测项目有坝体内部沉降和水平位移、周边缝和板间缝位移、面板应变以及坝基孔隙水压力。根据观测仪器自埋设至2000年的观测资料,文中分析了各项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综合评价了大坝的工作性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一类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的有限维变结构控制问题,首先采用Galerkin近拟法给出了系统的有限维近似模型;进而给出了使近似系统具有良好动态品质的有限维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分析了闭环系统的渐近性态,给出了近似阶次一定的情况下,原系统具有良好渐近性态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一类非线性不确定大系统的分散滑动模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使滑动模具有良好动态品质的分散切换流形的设计方法;然后给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因素已知变化范围的分散滑动模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只需对各孤立子系统进行降阶滑动模的极点配置及求解降阶Lyapunov矩阵方程即可;最后以一具体例子说明其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对影响轻型轨道车下道装置操作性能的液压系统参数进行了分析,对29.4kW走行发电轻型轨道画下道装置中的手动液压泵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初定参数进行了比较,并对方案设计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端装备制造在设计、分析、制造、服役和维护等全过程中对CAE的需求,从结构、流体以及流固耦合等3个方面概述CAE技术国内外进展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在发展具有能够对装备在极端服役环境下准确的结构、流体和流固耦合CAE分析技术的基础之上,需不断突破面向工程应用的多物理场耦合、跨尺度分析、多学科综合设计、产品性能评估和集成等关键技术,使CAE逐步向支持现代设计和全寿命周期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