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鄱阳湖与长江水沙通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6~2005年湖口水文站水、沙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鄱阳湖和长江水沙通量的年代、年际、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水、沙通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①鄱阳湖入江水通量的年代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入江水通量具有明显的递增趋势,21世纪初则呈递减趋势;而沙通量在20世纪50~90年代间有明显的递减趋势,2000年以来呈明显的递增趋势.②水沙通量的年际变幅较大,但沙通量的年际变幅远大于水通量.③水沙通量的季节变化明显,鄱阳湖入江水通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汛期,其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的68%以上.由于长江水倒灌,鄱阳湖入江的沙通量与水通量变化不一致,输沙量多集中于春夏两季,特别集中于鄱阳湖与长江汛期的间隔期3~4月份.④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相关性较低,但是枯水期至汛期前期的水沙通量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湿地植物群落沿高程梯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湿地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特征的研究对鄱阳湖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野外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分析了鄱阳湖湿地植物在不同高程范围内的分布格局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植物以禾本科、莎草科、蓼科和菊科等植物最为常见,地上生物量随高程呈上升趋势;物种丰富度与高程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在高程上均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12.5~13.5 m高程范围内,生境差异较小,Jaccard指数较大,在12~12.5 m和14.5~15 m高程范围内,生境差异较大,属于湿生植物到中生、旱生(或沙生)植物的过渡地带,15 m高程以上植物生长环境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动态大气腐蚀区域地图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待检测金属的腐蚀速率与大气环境数据的归一化关联模型,并在模型中确定数据的权值;将预设时间间隔内分区存储的腐蚀速率与相应的标准速率比较,得到相应子区域内的大气腐蚀性等级。调取颜色存储区内与腐蚀性等级相匹配的颜色填充至区域地图的相应子区域内,并将权值最大的大气环境数据文本插入区域地图的该子区域内,形成并输出动态大气腐蚀区域地图,从而确定了当前监测时间点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和监测区域内腐蚀性时间历程内的连续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吴哥遗产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哥窟是柬埔寨的象征,近年来深受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困扰。利用长时间序列卫星影像,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提取吴哥遗产本体及周边区域近3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及变化信息,并基于转换矩阵方法分析各土地类型变化规律,最后利用野外地面实测数据对分类精度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基于光学影像的吴哥遗产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精度可达81.4%;遗产地周边建设用地增加迅猛;林地面积大量减少,主要转化为农业用地及草地;农业用地显著增加,来源于裸地及林地;水体和湿地变化较少;导致吴哥土地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旅游业带来的资源过度开发、森林大量砍伐,吴哥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和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也正遭受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5.
针对光学遥感受云雨天气的影响,并存在植被指数饱和、穿透性差而难以到达森林冠层以下等问题,不能有效反映植被垂直结构信息,难以准确地反演森林地上生物量,以大光斑激光雷达GLAS数据、Landsat TM光学遥感影像数据以及野外实测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了江西省森林的平均冠层高度模型和森林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GLAS数据提取出波形特征参数、ASTER GDEM数据提取出地形特征参数与实测树高数据建立森林冠层高度模型,获取离散的林冠高度,可以较好消除地形对GLAS波形的影响;通过建立Landsat TM数据计算的NDVI与离散林冠高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大尺度连续森林冠层高度的制图;并利用林冠高度与森林生物量之间的幂函数关系估算森林生物量。因此,大光斑激光雷达GLAS数据与光学遥感数据联合,能充分发挥多源遥感的优势,实现连续冠层高度和森林生物量的反演。  相似文献   
6.
气温与陆地表面温度和光谱植被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Prihodko 和Goward (1997) 在假设气温与浓密植被冠层温度近似的基础上, 利用空间分辨率为1 km NOAA 影像13×13 像素窗口的植被指数和LST 的线性外推求得NDVI= 0. 86 时LST, 作为中间像素气温的估计值, 这种方法假设了两个前提, 即13×13 像元窗口的植被指数和LST 呈负线性相关; 高植被覆盖条件下的LST 与气温相等。 根据Parton 和Logan (1981) 提出的气温时间尺度转换模型将297 个气象观测站获得的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计算MODIS Terra 卫星过境时刻的气温, 利用MODIS 每天陆地表面温度(LST ) 产品、16 d 合成植被指数产品, 探讨气温、植被指数和LST 之间的关系, 对Prihodko & Gow ard 法的两个前提进行调研。结果表明: ①在晚上,LST 与植被指数之间相关性很小;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晚上LST 与晚上气温差异不显著, 因此晚上的气温基本可以由LST 代替; ②在白天, 在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植被覆盖度范围较大的情况下,LST 与植被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但是在地形复杂的青藏高原地区和植被覆盖度范围较小(如在沙漠地区) 的情况下, 植被指数与LST 的关系很不明确; ③在白天,LST 与气温的关系随着植被生长状况差异而不同, 在稀疏植被覆盖条件下,LST 大于气温;当植被指数> 0. 7 时, 获得的LST 与气温差异不显著, 这与前人研究成果一致。根据结果②和③, 我们认为Prihodok & Goward 模型应用于区域尺度上计算白天气温存在一定局限性, 特别是应用于我国地形复杂的青藏高原地区和植被稀少的西北荒漠地区。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比较了目前区域干旱监测的各种研究方法,结果表明,以气象观测为基础的区域干旱评价方法,不适宜在地形变化复杂的地区.遥感技术由于能够获得连续地表参数,通过建立这些参数(后向散射系数、地表亮温)与土壤湿度之间的关系,或者利用这些参数,根据区域能量平衡原理,建立评价区域水分状况的指标(作物水分胁迫系数或水分胁迫指数),比气象观测法具有更高的效率.而微波遥感由于其全天候和全天时的工作特点,对于我国南部多雨、多雾地区的干旱评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是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的水土流失省份,水土流失严重,本文利用CSLE模型从区域尺度下定量评价江西省土壤侵蚀及其空间分布.结果 表明:(1)江西省2019年轻度以上土壤侵蚀总面积为24151.18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4.45%;(2)江西省土壤侵蚀主要以轻度侵蚀为主,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18%;(3)草地...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淹没范围、水深和库容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长江的主要蓄洪区,研究鄱阳湖淹没范围、淹没水深和库容对长江流域水文和湿地保护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13个时相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提取湖泊水体淹没范围,叠加鄱阳湖区地形图,获取水体边界的水位,通过空间内插计算鄱阳湖水位空间分布,进一步计算水深空间分布和库容量,在此基础上,根据鄱阳湖都昌水文站观测水位,计算鄱阳湖水位-面积曲线和水位-库容曲线。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位存在高水位时空间一致性,低水位时水位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湖泊水位差可达到5 m;水位-淹没面积曲线和水位-库容曲线分别可以由对数方程和二次曲线方程拟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