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互动过程模型的设计,根据关注点分离的原则,将互动教学的功能从ITS剥离开来.据此,建立了两个引擎模块:智能教学引擎和智能学习引擎,并以此作为构建互动过程模型的基础.然后,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探讨了互动学习模式的构建方式.利用教与学的并行关联或因果关联的规律性形成的关联性模式,给出了教与学互动模式的4种半形式化表示.最后,指出互动过程的实现就是这4种模式相继交替出现所形成的一个序列.因此,完善的ITS不但有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而且有助于模拟人类教师设计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信源符号之间的时序关系、并行关系、或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为信源符号之间的相关性结构构建了基于关联性框架的统一模型。在该模型框架下分析得出游程编码属于信源并行关系结构、词典编码属于信源因果关系结构、自适应Huffman编码属于信源时序关系结构的结论。不仅为这些无损压缩编码编码方法提供了一个统一描述途径。也为进一步改进关联性编码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魏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5):1730-1733,1737
把另一个工作流语言系统纳入到模型驱动架构中来,是该系统开发由理论逐步走向应用的途径,为了实现这个构思,提供了基于的工作流模式的建模方法。通过对于工作流元建模开发架构进行的认知与分解,确定了另一个工作流语言系统在该架构中最适合的阶段和层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工作流模式的元建模框架,利用图的语言,设计了基于结构及特点分析的模型转换的框架。该方法有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并具有交互性和可复用性。  相似文献   
4.
工作流互操作问题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对象设施是对象管理组近年来提出的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本文在工作流管理联盟和对象管理组两大组织发布的标准基础上,通过对前人工作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利用元数据体系构筑工作流元模型以解决互操作问题,并给出这一元模型的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业务支撑平台能力分离,使得屏蔽核心网络变得复杂的挑战性问题,可在应用层增设一个虚拟的网络层,然后在YD/T 2437-2012标准下提出一个覆盖网络的设计。因此,文章补充了在该标准下的应用层的实施细节或途径。该方法有助于对国家标准的广泛采用,也有利于我国物联网应用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运用,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教学改革的创新。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被认可和关注,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隋境、再现情境的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枯燥的剧本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和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本文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现代教育技术引入高中戏剧教学当中,试图探索剧本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与经验学习理论比较,揭示愤悱式教学过程中类似经验学习理论和模型的结构,获得与当代教育理论的共同解读的表达。所得结果不仅有益于对愤悱式教学模式丰富内容的进一步研究,而且有助于现实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以及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基于MDA的工作流建模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用MDA来开发工作流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设计思想,建立了一个工作流建模的统一元建模体系。通过将软件的业务逻辑和实现技术分离开来,归纳出建模的步骤;引入模型的四层次结构的元建模体系,从而使得这些模型转换得到保证,使从PIM到PSM、从PSM到代码的转换成为可能。进一步完善了用MDA方式来为工作流建模的轮廓。  相似文献   
9.
工作流互操作基本模型的关联性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两个工作流引擎在同一时刻同时运行的并行关系和反映互操作状况的因果关系的基本模式,实现了对工作流互操作的四个基本模型的关联性划分,为子过程的复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常称作"启发式"的教学,不足以覆盖内容更为丰富的"愤悱式"的教学模式。因为"愤悱式"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启发"学习者,还要求向学习者提出用以贯彻教学目标的"任务";它清晰地提供了"温故"到"知新"的教学过程。"愤悱式"教学是一个当代教学思想流派均可从中找到渊源的教与学交互活动的教学模式。对该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对智能教学系统构架的理解与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