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简要阐述了细胞自动机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历史后 ,以海南省海口市的城市发展为例 ,初步探讨了应用该模型 ,对蔓延生长、中心生长、沿交通线生长和农村居民点城市化等四种城市扩展类型进行模拟 ,并将模拟成果与 1996及 2 0 0 0年城市实际发展状况作对比分析 ,模拟精度达到 82 %以上。我们认为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细胞自动机模型应用是城市发展预测研究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马吉水电站地质环境调查为例,叙述了遥感信息在区域地质环境调查中应用的流程和方法。以TM卫星影像和假彩色航片为信息源,对遥感信息处理过程和解译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文中首先对TM影像进行波段选择、几何精校正等处理,以达到良好的目视解译效果,进而建立构造、滑坡和泥石流的解译标志,以此为依据对工程区进行了判读,最后对结果进行野外重点地区验证。验证表明断裂构造的解译准确率达到90%,滑坡的解译准确率达到95%,泥石流的解译准确率达到100%。特别是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出来的与1:25万区域地质图略有不同的贡山-马吉断裂,以及地质图上没有显示的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在野外考察中均得到了实地验证。与常规地质调查方法相比,利用遥感数据能更加快速而准确地对区域地质环境进行解译。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运用图像、图形处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判读应用任务需求、判读人员作业习惯,将各种技术优势综合,提出了支持大型判读任务的、多机方式下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的解决方案及其计算机实现技术方案。首先分析了该技术的研究现状、技术背景和特点,然后提出了群判读的设计策略、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总体框架结构、具体功能及其实现方法。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将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集成到系统中,为使判读人员通过网络环境以协作方式判读,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技术环境,也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星载SAR快速监测评估我国的洪涝灾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如何利用星载SAR快速地确定灾害发生的地理位置与淹没范围,客观准确地评价灾情损失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对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市政府部门的抗洪救灾与灾后重建规划决策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对四年来我国发生的洪涝灾害的监测评估试验与业务运行,并利用它建立了利用星载SAR进行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的一套有效而实用的技术方法。首次提出了“警戒水域”的新概念,本将对此进行介绍,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SPOT5多光谱图像对南沙珊瑚礁信息提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珊瑚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外对珊瑚礁遥感信息提取研究较早,但国内起步较晚,目前仍以目视判读为主。使用SPOT5 10 m多光谱数据对我国南沙群岛中弹丸礁和光星礁进行了分类实验,并以QuickBird融合影像判读结果及岛礁调查资料为参考,探讨了SPOT5对珊瑚礁水下信息的辨识能力。首先利用阈值分割方法将水下和水上信息分离;对于水下信息,尝试进行Deglint纠正并引入衍生波段,用4种波段组合方案分别进行最大似然法分类后进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Deglint纠正能够有效消除水面噪声,从而提高分类精度;近红外波段对水下信息提取有辅助作用,可帮助纠正一些由水深导致的错分;衍生波段替代近红外波段分类效果略差。总之,SPOT5 10 m多光谱数据经过图像纠正后能够有效提取珊瑚岛礁水下成分信息,其分类精度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
7.
地震灾害潜在损失评价模型的研究是综合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估算潜在地震灾区可能的最大损失量,以及潜在震区直接和间接的最大经济损失,为震区灾后的重建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遥感数据中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充分发挥目视判读与计算机自动处理的优势,以探索扩展遥感图象智能化判读与影像理解的理论与方法的新途径,在分析和总结目前遥感影像判读方法的基础上,尝试从城市遥感影像的语义单元的角度,分析不同级别的语义单元特征,给出了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并初步探讨了基于语义单元的遥感影像判读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道路震害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提取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5.12”大地震给四川乃至全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道路是本次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生命线”,如何对道路的损毁状况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成为抗震救灾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县为研究对象,利用震前震后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方法进行道路识别,并通过震前道路识别结果与震后影像的叠加和震前震后道路识别结果的变化检测提取出损毁的路段。信息提取的结果已在第一时间提交给相关部门,为生命线的尽快抢通提供了及时、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