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恒温型热线风速测量系统中,当放大器增益、热线工作过热比、惠斯通桥臂电阻和偏置电压等参量配置不当时,恒温型控制回路会进入失效状态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本文分别对上述参量引起热线风速测量系统失效的机理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惠斯通桥臂电阻确定了系统固有稳定工作区的大小,当热线工作过热比和放大器增益配置点进入固有稳定工作区时,系统在任何工况下均能稳定工作,否则在其他参量配置不当时就会失效;提高偏置电压能使系统脱离失效状态恢复正常工作。因此,提出了基于偏置电压的恒温型热线风速测量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偏置电压的稳定性控制方法能有效避免系统失效,且调节过程简单,便于提高恒温型热线风速测量系统的测量性能。  相似文献   
2.
高超声速热线/热膜风速仪研究综述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超声速流场测量对热线/热膜风速仪的需求,对近年来国内外热线/热膜风速仪研制现状进行了归纳.重点从探头制备、控制电路设计及探头校准三个方面,阐述了热线/热膜测试系统应用于高超声速流场测量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各种方案的特点;分析了探头材料、构型及控制电路模式对高超声速流场中热线/热膜测试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热线/热膜探头校准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总结出可供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高超声速热线/热膜技术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开关阀实现气缸输出力伺服控制的新方法。基于高速开关阀自身的体积流量特性,通过对4个高速开关阀开关时序的优化配置,实现气缸输出力的精确快速控制。首先研究开关阀体积流量、PWM占空比和阀进出口压差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与模糊控制器相结合,建立输出力伺服控制的闭环算法。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将充放气阀同时打开,调节充放气阀关闭的时间差的错时方法与模式切换设计实现输出力的伺服控制。最后搭建了气缸输出力伺服控制试验平台,开展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准确快速的阶跃控制且稳态误差低于0.5%,并能够较好地跟踪上0.4 HZ的高频正弦和0.1 HZ的低频正弦指令信号。  相似文献   
4.
恒温型热线风速测量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测量不同工况下流场的脉动流速,恒温型热线风速测量系统在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同时,必须具备宽频带的动态特性。分别对热线探头工作过热比、放大器增益、惠斯通桥臂电阻、流场稳定流速、补偿电感和偏置电压等参量对热线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增大热线探头工作过热比、放大器增益和流场稳定流速及减小桥臂电阻均能提高系统的频响;补偿电感与热线探头连接电缆电感及电路寄生电感匹配时,系统频响最佳;在上述参量配置不当时,系统频响降低,系统振荡加剧甚至不能正常工作,而提高偏置电压能消除振荡并使系统恢复稳定,同时获得平稳的动态频响。因此,提出了基于偏置电压的动态特性调节方法。方波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偏置电压的频响调节方法能使系统在不同的脉动流速测量中均能获得较为平坦的频响,且调节过程简便。  相似文献   
5.
为开展恒压型热线风速测量系统的优化设计,建立了基于Multisim的电路仿真模型,其中,热线探头采用PSpice模型实现其特性的模拟,恒压控制回路中采用了T型动态补偿网络以提高系统的频响。进行了恒压型控制回路元件参数和流场流速对系统动静态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及热线探头时间常数原位测量仿真。结果表明:从Multisim电路仿真模型得到流场流速、补偿网络参数、控制回路输入电压和电阻等对系统动静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与数值计算的一致,验证了在Multisim中开展恒压型热线风速测量系统仿真研究的可行性,同时,这种针对实际电路参数的仿真分析对恒压型热线风速测量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制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高超声速流场准确测量的研究中,恒压型热线测量系统是进行高超声速流场测量的理想工具之一,其静态灵敏度系数和动态频响是两个主要性能指标,在系统试制过程中必须通过大量的流场试验调节控制回路的有关参数,以达到最优状态.为此建立了热线探头和恒压型控制回路的联合模型,利用Matlab就控制回路元件参数及流场流速对系统动静态性能影响进行数值仿真.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流场流速、补偿网络、控制回路中输入电压和电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补偿网络可提高系统频响须.仿真结果可为热线探头控制回路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我院控制与仿真实验室在开放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验次数多、学生用机频率高、误删除和误修改概率大、专业应用软件多、系统维护难度大等现象,探讨并实现了以虚拟还原技术为主、硬件还原为辅的维护方法。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实现了集成网卡的硬盘还原功能,提高了机房微机系统的安全,降低了维护的强度和难度,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我院控制与仿真实验室在开放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验次数多、学生用机频率高、误删除和误修改概率大、专业应用软件多、系统维护难度大等现象,探讨并实现了以虚拟还原技术为主、硬件还原为辅的维护方法。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实现了集成网卡的硬盘还原功能,提高了机房微机系统的安全,降低了维护的强度和难度,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三层C/S结构的分布式联邦数据库模式,用来管理和实现分布式异构数据库信息集成和数据访问,将系统功能模块封装到组件中并放在中间层的应用服务器上,使得此异构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构性。并以PowerBuilder9.0为开发工具、EAServer的Jaguar CTS为应用服务器实现了一个基于仿真系统的异构数据库通用集成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