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施工工艺等,并以图表的形式对加固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这种方法值得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流行病的传播会对整个人类社会构成巨大威胁,因此迅速识别传播源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流行病传播过程具有多样性、信息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快速准确识别传播源成为一项挑战。结合反向感染算法、复合种群网络模型以及马尔可夫链理论,提出了一个在复合种群网络中识别传播源的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马尔可夫链来初步估计子种群被感染的时间,被感染子种群根据感染时间获得自己的身份信息,然后遍历所有获得感染子种群身份信息的子种群,将收集到的感染子种群身份信息传播给其所有邻居,最后根据获得所有感染子种群身份信息的时间顺序推断出复合种群网络的传播源。在真实的航空网和人造复合种群网络上进行大量仿真实验,发现无论在已知全部感染快照还是部分感染快照的情况下,该算法与其他传播溯源算法相比,识别传播源的准确性都有显著提升。该算法非常适合用于航空网这类复合种群网络,对现实世界中的流行病传播溯源和控制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鑫  李侃  阳成  贾金平 《净水技术》2011,30(5):11-14,137
相较于传统的A/O法、生物处理法等水污染治理技术,光电催化降解技术在处理废水时具有处理彻底、水力停留时间短、降解完全等巨大优势。基于此提出了具有动态光阳极的转盘式光电液膜反应器(RPEC),通过将催化剂负载在转盘上,利用转盘的转动加强废水的传质。在转盘表面形成几十微米的液膜,激发光直接透过该液膜即可照射到光阳极催化剂表面,解决了光源利用率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外加偏压来减少光生电子与空穴的简单复合,提高了处理效率。该文在RPEC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光强、外加偏压、转盘转速、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以及溶液DH值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运用MAT—LAB软件对转盘转动的反应过程进行模拟迭代计算,建立迭代模型,绘制出降解曲线。试验证明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有较好吻合,从而建立了不同条件下转盘式光电催化降解废水的降解模型,为实际工业应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设科技的发展,各种大小项目工程部段的在开发,深基坑工程是每个项目工程的基础工程.本文根据实工程案例,介绍了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设计.  相似文献   
5.
葫芦岛首创海滨展示中心于2010年底开始设计,到2011年的圣诞节之前竣工,历时整整一年。建筑主体为一个35m×35m的悬挑盒体,垂直指向海岸,在南侧可以透过巨大的通高玻璃幕看到整个海湾的全景。建筑空间围绕着不同高度层次朝向大海的景观展开:首层,悬挑下创造了600m2的公共休闲空间,海滩上的人流可以自由出入;二层,作为主体功能1000m2的"展示"洽谈空间,让"开放的舞台"更好地引人注目;在此之上还有屋顶的观景平台,形成3个层次各不相同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油气田开发,需要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此次研究,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准备了建模多需的各种数据并且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在地震数据约束之下,建立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相模型和属性模型,对该区储层进行了三维立体表征,为寻找油气富集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是人们长期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根据盆地盖层的变化、不整合特征以及沉降中心的迁移等,应用断裂走滑和陆内造山和均衡作用理论,对盆地构造演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采用前馈-反馈PI复合控制算法,设计了一套恒流充电电源控制系统,解决了串联谐振电容充电电源(CCPS)充电电流不恒定的问题,实现了同时对多组电容器组恒流充电。CPLD内部逻辑检测错误信号,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为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了最大输出功率13 kW的串联谐振CCPS。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稳定,能精确跟踪斜坡电压设定,充电精度小于1%。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结构影响控制策略延缓流行病空间传播的问题,对复合种群网络中存在的双种群结构、枢纽结构、一维线性结构和路径叠加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病患隔离策略和航空管制策略在延缓流行病首达时间上的效果,并通过美国航空网络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流行病爆发初期,及时采取病患隔离策略的控制效果比航空管制策略控制效果更好;流行病传播路径的长度是影响首达时间的重要因素;路径叠加结构几乎不影响航空管制策略的控制效果,但在很大程度上却会抑制病患隔离策略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质知识库的辫状河致密储层地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地质建模方法在辫状河致密砂岩气藏适应性差的问题,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地质知识库指导三维训练图像建立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首次采用Google Earth建立现代露头解剖地质知识库,在现有井网条件下,结合沉积特征提出3种井钻遇心滩坝位置的预测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定量化地质知识库,定量表征了心滩坝的长、宽、厚等几何参数。参考心滩坝构型模式,建立了定量化的三维心滩坝训练图像,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Snesim算法进行地质建模,并与传统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序贯指示模拟方法仅能在平面上表征心滩坝特征,垂向上不符合地质认识,而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够定量化地表征心滩坝的几何形态和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