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5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78篇
工业技术   384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针对星座图的射频(RF)指纹识别方案中,低信噪比环境下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欧式距离与幅度距离的二维识别算法来进行RF指纹识别。该方案通过对星座图进行优化处理,可从优化后的星座图中提取识别性能更好的RF指纹,再通过二维识别算法来提高识别准确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仅用欧式距离作为判断依据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二维识别算法的识别准确率最高可提升8%,在设备容量为50组的情况下识别准确率为77.8%,并且从优化后的星座图中所提取的RF指纹具有更好的唯一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酰胺(AM)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后加碱水解工艺,制备了抗温抗盐型聚丙烯酰胺。考查了p H值、AM含量及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AM含量为23%,溶液p H值为6.20~6.40,水解温度为85℃,水解时间为80min。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的M-θ力学模型,在分析透榫节点构造特征与受力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值模型,用透榫节点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节点缝隙、木材横纹弹性模量和大榫头长度对透榫节点受弯承载力的影响。根据受力分析结果,建立以弹性点、屈服点与极限点为特征点的三折线多参数M-θ力学模型,其结果与多数的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并将该力学模型应用于木构架的受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透榫节点的滞回耗能能力强,节点的变形主要集中在榫头处。当榫头与卯口之间的缝隙增大时,节点的受弯承载力降低。随木材横纹弹性模量的提高和大榫头长度的增加,节点的受弯承载力有一定提高。文章建立的M-θ力学模型能较好反映透榫节点的受力过程,适用于木构架的受力分析,其荷载 位移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成果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维修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离心泵变频节能的原理,针对老油田注水压力变化的特点,从理论上计算分析了离心注水泵变频节能的效果,并结合现场试验情况,认为采取谊技术的经济效益不高。建议节能工作者,在注水站节能改造时,应优先采取撤级、不同泵型匹配等措施,在工艺上实现泵管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7.
扼要论述YB-2B型人体感应模块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情况,介绍此种模块在工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聚能射流形态与破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射流诉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改善聚能装药射流头部形态的设计方法,使之形成高速、凝聚、准直的聚能射流,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这种改进大大增加了有效射流长度,可使聚能装药的破甲威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焦化行业钛设备的应用,剖析了分块式钛泡罩塔盘的结构特点,并对其经济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