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甲基化 β 环糊精(MCD)的一种简单制备方法及其对甲基对硫磷和呋喃丹的增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MCD水溶液对甲基对硫磷和呋喃丹有明显增溶效果,在20g/L的MCD溶液中,甲基对硫磷和呋喃丹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分别提高了21 91和4 01倍,增溶作用的大小与MCD的浓度呈线性相关,而且和农药的疏水性及分子几何形状与环糊精空腔的匹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体中氰氟草酯·精(口恶)唑禾草灵混剂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75∶25),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233 nm,柱温30℃,进样量为20 μL;氰氟草酯和精(口恶)唑禾草灵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95~9.52 mg/L和0.114~11.44 mg/L范围内时,其质量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样品添加质量浓度在0.01~0.50 mg/L范围内,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82%~93.04%和96.10%~97.06%.该方法简便,准确度、精密度好,可满足水体中氰氟草酯和精(口恶)唑禾草灵残留量同时分析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唑螨酯对土壤呼吸作用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珍  郭正元  黄帆  杨仁斌  唐美珍 《农药》2006,45(10):692-694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杀螨剂唑螨酯对土壤呼吸作用和土壤巾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唑螨酯对土壤的呼吸作用有一定的影响,用1mg/kg剂量处理,初期土壤呼吸作用表现为轻微的抑制,到第15d则恢复到与对照一致。用5、10mg/kg剂量处理,则在培养期间内一直处于被抑制状态。唑螨酯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在试验期间内,低浓度处理(1、10mg/kg)呈现出轻微的抑制-激活-恢复过程,而高浓度处理(40、80mg/kg)则呈现出抑制-激活-抑制-恢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唑螨酯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小,属于低毒或无实际危害的农药。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双草醚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未灭菌的土壤中,双草醚三种浓度(2.0、10.0、50.0mg kg-1)处理的半衰期为7.6~10.3d,远远小于在灭菌土壤中3种添加浓度处理的半衰期(43.3~61.9 d);双草醚在偏酸土壤中降解较快,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和环境温度的增高,双草醚降解速度加快。4种试验因子中土壤微生物是影响双草醚降解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偏酸的土壤、较高的温度和土壤湿度等,也能促进土壤中双草醚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噁唑菌酮(famoxadone)的环境行为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降解、残留分布及其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二氯喹啉酸除草剂残留与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有关二氯喹啉酸除草剂的残留活性、降解方式及机制、影响因子和测定残留量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在长沙市马坡岭和北京市通县开展了碘甲磺隆钠盐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试验.两地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剂量为28.2 g a.i./hm2时,长沙市马坡岭试验点碘甲磺隆钠盐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1、7.4 d,北京市通县试验点碘甲磺隆钠盐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4、22 d,碘甲磺隆钠盐在小麦茎叶和土壤中都能迅速降解,其中在小麦植株中的降解更快.6.25%碘甲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用于小麦田除草,施药剂量分别为18.8、28.2 g a.i./hm2时,施药1次,收获期小麦籽粒、麦秆及土壤中的残留均低于0.003 mg/kg.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甲萘威在长沙、广州两地的小白菜和菜园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采用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溶液(体积比60:5)提取小白菜植株中的甲萘威,弗罗里硅土柱纯化,浓缩后用反相液相色谱进行检测,方法回收率在85.11%~109.98%之间.变异系数在3.61%~9.36%之间,其在长沙、广州的小白菜植株中消解动态分别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3、0.9346;半衰期分别为2.69、0.50 d.菜园土壤中的甲萘威采用丙酮提取,浓缩后用反相液相色谱进行检测,方法回收率在93.68%~109.31%之间,变异系数在0.69%~3.40%之间,其在长沙、广州的菜园土壤中消解动态分别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4、0.9322;半衰期分别为7.08、1.13 d.  相似文献   
9.
李彦文  郭正元  杨仁斌 《农药》2006,45(5):339-34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柑桔生产中杀菌剂噁唑菌酮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即6.25%噁唑菌酮WG稀释1000倍液喷施桔树,最多4次,最后1次施药20d后采收,在收获的柑桔中噁唑菌酮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能够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三唑酮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刘毅华  杨仁斌  郭正元 《农药》2004,43(12):559-560,562
为评价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在油菜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采用GC测定方法,对三唑酮在长沙和杭州两地的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三唑酮在长沙油菜、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43d和8.35d;2)三唑酮在杭州油菜、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98d和6.92d;3)三唑酮在正常使用剂量下,有效成分在两地油菜籽和土壤巾的最终残留都低于0.15mg/kg,保证了油菜籽食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