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压烧结铜基电接触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试验,选用较佳的热压烧结和冷压烧结工艺制得铜基电接触材料,分析对比了其微观组织与性能.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得铜基电接触材料电阻率可达2.45μΩ·cm,硬度达57.4HB,相对密度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选用较佳的热压烧结和冷压烧结工艺制得铜基电接触材料,分析对比了其微观组织与性能。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得铜基电接触材料电阻率可达2.45μΩ·cm,硬度达57.4HB,相对密度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高能球磨法在制备铜基电触头复合材料的工艺中对电触头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粉末中B4C颗粒的形貌、粒度以及在铜基体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对改变增强颗粒的形貌、改善增强颗粒体的分布均匀性非常有效,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触头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液态金属物理性能(如黏度、密度、表面张力、电阻率等)与液态微观结构变化的关系的研究现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合金液态存在液-液结构的转变和物理性质的不连续性变化,合金液态物理性质的不连续性变化与液-液结构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该方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B4C对铜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含B4C的铜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B4C加入量及其颗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与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B4C的含量(质量分数,下同)≤3%时,可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但影响材料的抗氧化性,加入B4C≤2%时,对抗氧化性的影响较小.所以B4C的加入量为2%时,对材料的整体性能影响最佳.B4C颗粒越细,材料的硬度越大,耐磨性越好,抗氧化能力越好.  相似文献   
6.
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含金属间化合物Fe3Al的Cu基电触头复合材料,研究了Fe3Al对其力学性能、电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Fe3Al可使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优良的抗氧化性和抗熔焊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能够取代Ag基电接触复合材料,达到节Ag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串联协作的多方法协作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求解复杂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提出了基于串联协作的多方法协作优化方法。它采用串联方式组织各个优化方法之间的协作。各个优化方法在每次协作中进行若干次优化,每一优化方法在优化过程中及优化结果中包含的优化信息被用于其它优化方法中,以提高整体优化性能。选择了遗传算法、模式搜索法和Powell法等三个直接优化方法进行串联协作组成的多方法协作优化方法的设计,并对其优化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最后,用三个复杂多维函数对算法性能进行了测试。计算实例表明,基于串联协作的多方法协作优化方法取得了优于单个优化方法的全局最优特性。  相似文献   
8.
电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综述了一些常用触头材料的组成、特点、应用及研究进展,介绍了电触头材料的先进制备工艺,并展望了今后电触头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PCL的高超飞行器结构参数化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复杂的高超飞行器总体设计中,参数化建模起关键作用。该文根据结构分析软件MSC.Patran提供的二次开发语言PCL的特点,利用PCL实现参数化的高超飞行器结构建模功能。程序提供总体集成的接口便于总体集成优化。静应力与模态计算的结果显示出网格的有效性和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