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利用XRD,SEM,EDX等手段分析了均匀化退火对Nd12.2Fe63.8Co17.4Ga0.5Zr0.1B6合金铸锭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了均匀化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氢化-歧化-脱氢-再化合(HDDR)粘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均匀化退火消除了Nd12.2Fe63.8Co17.4Ga0.5Zr0.1B6合金铸锭中的偏析相和α-Fe枝晶;对该合金进行(1100~1150) ℃×10 h、随炉冷却的均匀化退火处理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中的α-Fe不断减少,在1150 ℃下对该合金进行长时间(20 h)的均匀化退火处理后,其α-Fe的含量逐渐增多;经过1150 ℃×10 h、随炉冷却的均匀化退火热处理后,Nd12.2Fe63.8Co17.4Ga0.5Zr0.1B6合金铸锭中的α-Fe显著减少,HDDR磁粉的晶粒尺寸均匀且形状规则,其粘结磁体获得了最佳磁性能:Br=0.6309 T, Hcj=676.2 kA/m,(BH)max=55.6 kJ/m3.  相似文献   
2.
闭环霍尔电压传感器作为一种低成本、高可靠的电压测量器件,在轨道交通和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广泛。其原边线圈由漆包线绕制,匝数为数万匝,原边线圈阻值的温度漂移造成传感器的增益温漂和全温度范围精度的下降。为了提高传感器全温度范围的精度,文章基于原边线圈阻值温漂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温度补偿电路,应用仿真工具,结合闭环霍尔电压传感器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对比,证明经过该补偿电路的补偿,闭环霍尔电压传感器的增益温漂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将闭环霍尔电压传感器的全温度范围精度提高0.9个百分点。该项技术弥补了闭环霍尔电压传感器增益温漂短板,使其具备应用于能耗记录等高精度应用领域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XRD分析并结合Rietveled结构精修方法研究Sm2Fe17合金的氮化后粉末的物相组成与含量,单胞的精细结构。结果表明:氮原子优先进入9e晶位,氮原子的引入导致了SmFeN晶胞的不对称畸变,致使稀土Sm的6c和3a晶位以及Fe原子的9d晶位占位过饱和,而Fe原子的6c,18f,18h晶位出现了少量缺位情况;在490℃,0.3MPa氮压力下氮化4h后,氮原子在9e晶位占位率达99.4%,获得主相的含量达97.9%(质量分数,下同),Sm2O3相为0.9%,SmN相为0.5%,α-Fe相为0.7%的高纯高氮含量的SmFeN合金粉末。  相似文献   
4.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含Fe、Cu、Zr的Sm2 Co17型合金磁粉,通过XRD、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各级热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铸锭合金由TbCu7型(P6/mmm,No.191)六方结构的2:17相组成,固溶处理4 h后获得了由TbCu7型六方和Th2Zn17型菱方结构组成的固溶体;等温时效处理后,(TbCu7+Th2Zn17)结构在转变成Th2Zn17型结构的同时析出了富Sm和富Cu的沉淀相.通过优化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经1170℃固溶处理和830℃等温时效后获得了密度为6.7 g/cm3,磁性能为:Bx=0.565 T,Hci=615.2 kA/m,(BH)max=53 kJ/m3的各向同性Sm(Co0.66Fe0.25Cu0.07Zr0.02)8.0粘结磁体.  相似文献   
5.
用熔炼后均匀化退火的方法制备了Sm2(Fe,W)17母合金,然后于200~700℃、0.1MPa氢气压下保温1h进行氢化-歧化处理.研究了Sm2(Fe,W)17合金在氢化-歧化过程中的相变行为及W含量对Sm2(Fe,W)17合金氢化-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m2(Fe,W)17在200℃、0.1MPa的H2气氛下吸氢形成Sm2Fe17Hx相,基体晶格膨胀,产生穿晶和沿晶断裂而破碎,W含量越高则合金吸氢越少.当温度高于600℃后,合金发生歧化反应,Sm2Fe17Hx相逐渐分解为SmHx和?-Fe;温度升至700℃后,W含量不同的Sm2(Fe,W)17合金歧化完成程度各异,W含量越少歧化越完全.  相似文献   
6.
探针式温度传感器实时反馈动车组轴箱、齿轮箱及电机等关键部件的温升信息,保障行车安全。因安装环境的限制,传感器探针在恶劣振动工况下易产生疲劳失效,存在安全隐患。首先,对某型高速动车组上探针式温度传感器断裂失效现象进行分析;随后,提出结构优化方案,调整焊缝位置及焊接工艺,增大探针受力面。为了验证优化前后结构可靠性,基于Dirlik频域疲劳计算理论,建立结构优化前后有限元模型对关键薄弱位置进行振动疲劳分析,并通过振动试验验证了结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