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广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广告学的兴起促使学界对广告的研究日益丰富.本文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从夏商周—战国、秦汉—隋唐、宋代、元明清五个时期论述中国商品广告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中封严篦齿的换热情况,针对齿宽、封严间隙、齿高、齿距、前倾角和后倾角等6个影响直通篦齿换热特性的主要几何参数,依据正交原理设计25个不同的直通篦齿试验件,试验研究其对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上述几何参数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趋势有明显的区别,其影响程度由主到次的顺序为:封严间隙→齿距→齿高→齿宽→前倾角→后倾角。封严间隙和齿间距影响非常显著,齿高影响显著,齿宽有一般影响,倾角影响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推断,对流传热系数最小的齿形结构是齿宽为0.1 mm、封严间隙为0.2 mm、齿高为5 mm、齿距为6 mm、前倾角为8°、后倾角为15°。研究结果为高性能封严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的雷诺数和出流比情况下各种因素对压力损失系数的影响,对有侧流梯形扰流柱通道端壁的静压和压力损失系数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出流比对端壁的静压分布和压力损失有较大影响,雷诺数的影响较小。出流比不为1时,端壁表面静压沿径向变化较小,在实验段入口和出口处较大,在中间段略低;在弦向方向上,静压变化相对较为剧烈,从通道左边到右边的弦向出口,静压分布趋势是递减的,在扰流柱左边压力变化梯度较小,弦向出口附近压力变化梯度较大。出流比为1时,端壁静压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弦向方向上,压力损失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压力损失系数随着出流比变化相对较大,压力损失系数随着出流比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侧向出流比对扰流柱通道端壁换热的影响,对简化后的涡轮叶片尾缘扰流柱冷气通道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出流比对端壁表面的换热有很大影响.出流比为0时,梯形通道端壁换热系数呈不对称分布,靠近梯形长边处较大,窄边处较小;出流比大于0时,端壁靠近梯形窄边通道弦向出流口区域的换热系数随着出流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靠近梯形长边区域换热系数则随着出流比的增大而降低;出流比对通道端壁表面换热的影响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改变直通式斜齿封严的7个主要的几何参数(封严间隙、齿高、齿距、齿宽、齿数、前倾角、后倾角),建立27个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气动参数(进出口落压比)及主要几何参数对其泄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斜齿封严的流量系数随着落压比和封严间隙、齿高、齿宽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齿距、齿数的增大而减小;前、后倾角对斜齿封严的流量系数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随着前倾角的增大流量系数先减小后增大,而随后倾角的增大流量系数单调减小。这是因为斜齿齿腔壁面出现局部涡旋,且随着后倾角增大涡旋区域增大,齿内流动耗散增强,因而流量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6.
齿形几何参数对直通篦齿封严泄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不同封严间隙、齿高、齿距、齿宽、齿数等几何参数的直通篦齿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不同气动参数(进出口落压比)条件下几何参数变化对其泄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系数随落压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封严间隙、齿宽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齿高、齿距、齿数的增大而减小。5个几何参数中,封严间隙对流量系数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齿数、齿距、齿高、齿宽。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流量系数与几何参数及气动参数的准则关系式,拟合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篦齿的工程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7.
扇形孔出口宽度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魏  邓明春  李广超  吴超林 《热能动力工程》2012,27(4):416-419,511,512
数值模拟了不同出口宽度的扇形孔射流在不同吹风比下的气膜冷却效率,侧重于分析涡流结构和涡量对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宽度增大不但减小了涡量,还改变了涡流方向。出口宽度增大到2.5倍入口直径时,孔中心下游冷气流线由燃气指向壁面,有效改进冷气贴附性。气膜孔出口宽度越大,冷却效率越大。随着吹风比的增加,气膜孔出口宽度对冷却效率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喷水冷却所引起湿空气环境对涡轮供气系统温度的影响,基于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颗粒追踪方法,在预旋供气系统进口总压150 kPa和总温450 K条件下,开展湿空气对预旋供气系统温降的影响程度评估,分析预旋供气系统内旋转比和预旋喷嘴流量系数的变化规律,揭示预旋供气系统温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水汽比由0增加到0.3时,水汽比变化对预旋喷嘴内流动和温度变化影响显著,预旋喷嘴的气流旋转比由1.36增加到1.43,而其压比由1.523降低到1.482、流量系数由0.97降低到0.90,从而使预旋喷嘴温降由25.79 K减小到22.28 K;预旋供气系统温降由12.07 K降低到11.03 K。含湿条件会增加系统内流动阻力,限制了预旋供气系统降温能力,在涡轮叶片供气温度需求不变时,含湿条件将需要更高的供气压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