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用于机器人皮肤的柔性多功能触觉传感器设计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英  陆伟  赵小文  廉超  葛运建 《机器人》2011,33(3):347-353,359
为实现智能机器人皮肤对三维力和温度的检测,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柔性多功能触觉传感器.基于碳黑-硅橡胶显著的压阻效应设计了四电极对称结构的三维力传感器,基于碳纤维-PDMS(聚二甲硅氧烷)显著的温度敏感效应设计了叉指电极结构的温度传感器,分析了检测三维力和温度的工作原理.针对两种导电复合材料存在的力学/温度敏感特性交叉干扰问...  相似文献   
2.
以通用有效介质理论为基础,得出柔性触觉传感器用温度敏感导电橡胶的电阻-温度计算模型。采用炭黑-硅橡胶导电复合体系(导电/炭黑橡胶)作为实验材料,对该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填料分布均匀、体积分数接近渗流体积分数等边界条件下,电阻-温度计算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表现出一致的"电阻-正温度系数"(PTCR)变化规律。在温度场的作用下,基体的体积膨胀而导致炭黑浓度被稀释的过程对PTCR效应存在重要影响;基体的体积膨胀导致材料形状的改变对PTCR效应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英  陆伟  赵小文  赵兴 《计量学报》2012,33(6):523-527
分析了碳纤维/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及压敏特性,基于上述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应用于机器人关节等活动部位的柔性压力触觉传感器。通过解耦算法解决了拉伸、弯曲引起的干扰问题,构建了求解接触压力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柔性触觉传感器具有拉伸和弯曲性,并消除了拉伸和弯曲对接触压力的检测的干扰,可应用于机器人关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人民法院智能化系统的特殊性,着重介绍了人民法院信息网络系统、数字法庭以及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EAA增容下SEBS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OM共混物的球晶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OM/SEBS共混物的加工工艺简便,冲击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有较大提高。球晶形态结果表明,EAA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物的相容性,限制了POM大球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EAA增容下SEBS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OM共混物的球晶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OM/SEBS共混物的加工工艺简便,冲击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有较大提高.球晶形态结果表明,EAA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物的相容性,限制了POM大球晶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智能家居工程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包括选择智能家居系统的技术路线、电气设计的组织以及常见设计问题等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分析现阶段影响我国智能家居推广应用的几项重要因素,指出国家电网公司示范推广的智能用电技术涵盖了智能家居。是未来智能家居/小区的发展方向,也是物联网入户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柔性触觉传感器的接触压力分布采集系统和利用Matlab进行系统设计的方法,采集分析系统由柔性触觉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采集电路和分析软件三部分构成.重点介绍了分析软件对多路传感器数据信号的实时采集、显示、存储,并实现常规文件处理、分布图像绘制等功能的设计.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辨率,能够方便地实...  相似文献   
9.
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柔性复合式触觉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陆伟  赵小文  廉超  赵兴 《计量学报》2012,33(3):221-226
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敏感特性,基于该种材料良好的压力/温度敏感特性,设计了一种具备压力和温度同时检测功能的新型柔性复合式触觉传感器。利用2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各自具有的不同压力和温度敏感特性构建了求解压力和温度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并制作了柔性复合式触觉传感器。通过对传感器标定及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表明,该传感器设计解决了压力和温度同时检测时存在的交叉干扰问题,实现了传感器的复合式功能。  相似文献   
10.
骨小梁的生物机制因其复杂的三维微结构和微环境及其与成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已被世界各国学者在骨修复重建和骨再生领域中研究和应用。然而,以往的研究缺乏对体内骨小梁真实环境的模拟,尤其是缺乏对骨小梁微结构的精确量化及其与微环境相互作用条件下骨骼再生的研究与应用。该研究开发一种新的骨小梁仿生微结构的解析与构建方法来分析和构建骨小梁的三维环境。该方法基于 Micro CT 兔股骨近端松质骨扫描,采用 Mimics 和 Rhino 软件构建三维松质骨模型并分析其几何特征,应用斯特林公式和 3D 打印骨小梁结构,对仿生骨小梁结构进行了解析和构建。截面积对比和结构相似性分析表明,仿生松质骨与天然松质骨结构达到很高的相似度(达 95% 以上);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仿生骨小梁微环境能够提供较好的细胞生长微环境。该研究可为组织工程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