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Internet访问时间的混沌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IDA组织授权的海量数据为样本空间,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以及G-P算法,对时间维的Internet访问时间进行相空间重构,得到其混沌吸引子饱和关联维数为2.8308,证实Internet访问时间的演化过程具有混沌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关联维数及奇怪吸引子在相空间混沌轨道运动的特性,提出了三维微分方程组的Internet访问时间长期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李超  赵海  张昕  袁韶谦 《通信学报》2007,28(7):54-60
通过CAIDA组织提供的海量样本数据,首先对Internet访问时间进行分析,发现访问时间服从多峰重尾分布。在此基础上对Internet的访问直径与访问时间之间的关系从整体和局部样本进行研究,认为链路延迟是导致相近的访问直径其访问时间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修正算法从样本数据得到链路延迟。对链路延迟样本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超过90%以上的路径其最大的链路延迟占访问时间的1/4以上,并以此定义了支配延迟。最后得出访问时间主要受支配延迟影响,正是由于支配延迟本身导致了相近的访问直径其访问时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Internet中支配延迟的特征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  赵海  张昕  袁韶谦 《电子学报》2008,36(6):1063-1067
通过对CAIDA机构授权的原始海量样本数据处理得到单向链路延迟,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路径上最大的链路延迟对端到端延迟的比例以及路径上链路个数分布,基于此定义了支配延迟.针对链路延迟对端到端延迟的影响进行分析,表明支配延迟之间的差异是导致端到端延迟呈现多峰分布的主要原因.支配延迟更多地出现在路径的中间部分和AS自治域内部,说明延迟瓶颈从网络的接入部分向传输部分转移,得出传输延迟在总延迟中的影响逐渐减小,路径中的支配延迟将主要由传播延迟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