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准确的热分析是磁悬浮系统电磁装置优化设计、防止过热的前提。提出了基于等效热路模型的电磁装置发热及温升计算方法,并与基于"场"的仿真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正确性。首先,利用ANSYS软件建立电磁装置的瞬态温度场模型,并将装置中动铁心随大轴旋转时与空气产生的风摩擦损耗包含在模型中,通过仿真分析,得到电磁装置温度分布;然后,通过对散热路径的分析建立了电磁装置的等效热路模型,从"路"的角度计算出本电磁装置各位置的温升;最后,将基于"路"的计算结果与基于"场"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各部分温升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验证了等效热路模型计算电磁装置发热及温升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在基于"场"和"路"的两种分析中,均考虑了电阻率随温升的变化,散热分析中均计及了导热系数和对流散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真空断路器在开断高压电动机的操作时产生的过电压及其限制方法。对三种过电压(截流过电压、多次重燃过电压、三相同时截流过电压)和三种限制方法(相对地加装RC阻容吸收装置、相对地加装并联电容器、相对地加装氧化锌避雷器)进行了概括叙述。  相似文献   
3.
基于振动的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诊断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变压器箱体表面振动信号的特点并进行大量试验发现,除基频分量能够反映故障以外,50Hz分量及其部分倍频分量、基频的倍频分量等新特征频率也能够反映故障。计及电流、电压、温度等运行状态量对基频振动信号的影响,提出基频折算模型。文中建立了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诊断模型和基于该模型的诊断方法,不仅能够诊断出变压器绕组内部有无故障,还能判断其故障类型并进行初步故障定位。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文中对实际变压器设置绕组变形故障,采集其监测点处的振动信号,经过消噪、折算处理,利用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对实际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其诊断结果与实际故障一致,表明所提出的诊断模型和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4.
采用目前方法对电力用户用电特征进行识别时,存在识别准确率低、F1分数低和识别结果易受用电数据分帧长度影响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电力用户用电特征识别模型,利用电力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用户用电数据,并调节用电数据负荷曲线、数据标准化和数据降维,再利用K-means聚类算法提取预处理后优化用电数据的特征,将用电特征带入支持向量机中,根据分类结果实现电力用户用电特征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识别准确率高、F1分数高、识别结果不受用电数据分帧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风力发电机电刷滑环系统三维温度场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刷和滑环系统是风力发电机励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运行中时常出现过热现象,危害发电机安全运行,准确的热分析是电刷滑环系统结构优化、防止过热的前提。该文基于热电耦合方法对电刷滑环系统进行三维温度场分析。根据电刷滑环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了同时考虑旋转摩擦生热、励磁电流生热和系统对流散热的热电耦合三维模型。在给出基本假设和边界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三维热电场控制方程进行耦合计算,分析了电刷滑环系统的传热性能及各部件的温升分布,同时给出系统的电流密度矢量分布。然后,根据热电类比法,从“路”的角度建立了热分析模型,提出了运用基于复频域的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热路方程组,并与仿真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热路法分析电刷滑环系统温度场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最后,给出相关结论,对电刷滑环系统结构优化和安全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磁装置的发热问题是影响磁悬浮系统工作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装置的发热机理,采用ANSYS软件建立电磁装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将装置中动铁芯随大轴旋转时与空气产生的风摩擦损耗包含在模型中.通过瞬态仿真分析,计算出电磁装置的温度分布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由计算结果发现电磁装置长期运行后其内部温度较高,超出了系统内部正常工作的温升允许范围.继而提出冷却方案,即采用冷却管进行散热,并初步设计冷却管的安装位置、形状、参数等.最后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其冷却效果非常明显,符合温升允许要求.热分析中计及了热参数随温升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超低头板坯连铸机自动控制系统现状、实施三电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